查询结果

ID 作者 题目 年代 体裁 内容
11936 屈原 九章之七 惜往日 先秦 楚辞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竢。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心纯庞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信谗谀之浑浊兮,盛气志而过之。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独障壅而弊隐兮,使贞臣为无由。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情冤见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错置。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乘泛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注释追惜着往年曾见信于故君,受到诏命去整饬时政。守着先人的功绩光照下民,阐明法度以消除是非疑问。因之国家富强而法度以立,君上委事于忠臣日以游息。黾勉于国事我是全心全意,虽有过失仍不至于不能治理。纵然心地淳厚而不泄露机要,也遭到奸人的嫉妒谗毁。君主满含忿怒地对待下臣,不去澄清辨别内中的是非。蒙蔽晦塞了君王的聪明啊,空言使他迷惑错误被欺骗。不去按验以求查出事实,远贬臣子却不考虑周全。听信谗言谀词这些污浊东西,一下子冲动起来将人责难。为何忠贞无罪的臣子,遭受诽谤而受到斥贬?惭愧像日月光影那样的忠诚,只在身处幽隐时才备显。我走近沅水湘水的深渊,怎么能忍心深流自沉。那样结果是身死而名灭,可惜君王被蒙蔽心地不明。君王没有准则难察下情,使芳草弃在幽深的大泽之中。怎样抒发衷情展示诚信?将安于死亡而不偷生取容。只为障碍壅塞所掩蔽阻隔,使得忠臣个个无所适从。我听说百里奚做过俘虏,伊尹曾在厨房中烹煮。吕望曾在朝歌屠宰牲口,宁戚唱着歌喂牛草刍。倘若不遏商汤周武齐桓秦缪,世间有谁知道他们的好处?吴王听信谗言不仔细判别,伍子胥赐死后大有患忧。介子推忠贞被焚死而骨枯,晋文公一旦醒悟立刻访求。封了介山而禁止采樵,报答他大恩大德的优厚。想起故旧多年的亲身同伴,便穿起白色丧服痛哭泪流。有人忠贞诚信为节操而死,有人欺诈而不受怀疑。不去省视考察按之以实,只听进谗者所说的虚妄之辞。芳香的腥臭的混杂在一起,又有谁自夜达旦认真辨识?为什么芳草会早早枯死,这说明微霜初降就得警惕。确实是君主不聪明受人蒙蔽,才使进谗献谀者日益得意。自古以来的嫉妒贤才者,都说蕙草杜若不能佩戴。嫉妒那佳丽之人的芳美,嫫母丑陋却自负妩媚可爱。就是有了西施的绝顶美貌,受谗妒也会被丑恶之人取代。我愿意陈述情愫表白行为,想不到竟意外地得了罪过。光天化日下真情与冤曲显明,有如天上的星宿各有置措。乘骑骏马作长途奔驰,没有辔缰衔勒全凭自己控制。乘坐筏子向下游行驶,没有船只划桨全靠自己配置。背弃法度而凭私心治事,也就好像与这些没什么差异。我宁肯忽然死亡随流而去,惟恐有生之年国家再受祸灾。不等把话说完就投水自尽,可惜受蒙蔽的君主仍不明白。(据姜亮夫译文改译) 1.曾信:曾经信任。2.命诏:诏令。昭时:使时世清明。3.先功:祖业。4.嫌疑:指对法令有怀疑的地方。5.贞臣:忠贞之臣,屈原自指。娭(xi1嬉):游戏。玩乐。6.秘密:"黾勉"的一声之转,努力。7.纯庬(dun1 mang2敦忙):淳厚。8.清澈:指弄清事实真相。9.虚惑:把无说成有叫虚,把假说成真叫惑。10.参验:参较验证。11.盛气志:大怒。过:督责。12.离谤:遭毁谤。尤:责备。13.惭:悲忧。光景:即光明。诚信:真实。14.备:具备。15.玄渊:深渊。16.壅君:被蒙蔽的国君。17.薮幽:大泽的深幽处。18.抽信:陈述一片忠诚。19.恬:安。不聊:不苟生。20.鄣壅:与"蔽隐"同义。鄣壅而蔽隐,指重重障碍。21.无由:无路自达。22.百里:百里奚,春秋时虞国大夫。后被晋国俘虏,晋献公把他当作陪嫁女儿的奴隶送给秦国。后来逃至楚国,秦穆公闻其贤,用五张羊皮赎回,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后助秦穆公成霸业。23.伊尹:原来是有莘氏的陪嫁奴隶,曾经当过厨师。后来任商汤的相,辅助汤攻灭夏桀。24.吕望:本姓姜,即姜尚,他的先代封邑在吕,所以又姓吕。传说他本来在朝歌当屠夫,老年钓于渭水之滨,周文王认出他是个贤人,便重用了他。后来辅佐周武王灭了商。25.宁戚:春秋时卫国人,他在喂牛时唱歌,齐桓公认出他是个贤人,用他做辅佐。26.汤:商汤。武:周武王。桓:齐桓公。缪:同"穆",秦穆公。27.吴:指吴王夫差。信谗:指听信太宰伯嚭的谗言。弗味:不能玩味辨别。28.子胥:伍子胥,吴国的大将。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之后,曾两次兴兵伐齐,伍子胥认为越是吴的心腹之患,应该灭越,不要伐齐。夫差不听,反而听信太宰伯嚭的谗言,逼他自杀。不久吴国就被越国灭亡。29.介子:介子推。春秋时晋文公的臣子。晋文公未做晋国国君时,被父妾骊姬谗毁,流亡在外十九年,介子推等从行。文公回国即位后,大家争功求赏,介子推不屑与争,独奉母逃隐到绵山中。后来文公想起他的功劳,派人去找他不着,令人烧山,希望他能够出来。介子推坚决不下山,结果抱树被烧死。30.文君:晋文公。寤:觉悟。31.禁:封山。32.大德:指介子推在跟从晋文公流亡的途中,缺乏粮食,他割了自己的股肉给文公吃。优游:形容大德宽广的样子。33.缟素:白色的丧服。34.訑(dan4旦)谩:欺诈。訑,通"诞"。35.按实:核实。36.泽:臭。37.申旦:自夜达旦。38.殀:同"夭",死亡。39.蕙若:蕙草和杜若,都是香草。40.佳冶:美丽。41.嫫母:传说是黄帝的妃子,貌极丑。自好:自以为美好。这句是说嫫母作出娇媚的样子,自以为十分美好。42.西施:春秋时越国著名的美女。43.白行:表白行为。44.见:现。45.错置:安排、陈列。错,同"措"。46.氾:同"泛",浮起。泭:同"桴",即筏子。47.溘(ke4客)死:忽然死去。流亡:流而亡去,指投水而死。 赏析《惜往日》以首句名篇。本篇有真伪之争。南宋魏了翁《鹤山渠阳经外杂抄》因篇中提到伍子胥,怀疑本篇和《悲回风》为伪作。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和清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以作品语气而致疑。清吴汝纶《评点古文辞类纂》以《怀沙》为绝笔,又因本篇文词浅显,而疑本篇非屈原所作。今人陆侃如、冯沅君、刘永济、谭介甫、胡念贻等人,也都以本篇无标题且多乱辞等原因,对本篇的作者为屈原提出疑问。然而无论如何,持此种理由的观点说服力不是很强,与持本篇作者为屈原的论点相比,显得不十分有力。因此,自然不能剥夺屈原对本篇的著作权。本篇是屈原临终前的作品,学者大多没有异词,但是否为绝笔,则有不同看法。林云铭《楚辞灯》以《怀沙》为绝笔,王夫之《楚辞通释》等以《悲回风》为绝笔,但也有不少人认本篇为绝笔,如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夏大霖《屈骚心印》、陆侃如《屈原评传》、郭沫若《屈原研究》、游国恩《楚辞论文集》、姜亮夫《楚辞今绎讲录》等。细绎文义,本篇说“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当以本篇为《怀沙》之后的绝命词。本篇是作者在临终之前回忆自己平生政治上的遭遇,作者痛惜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遭到奸人的破坏,而未能使之实现,表明了自己不得不死的苦衷,并希望用自己的一死来唤醒顷襄王的最后觉悟。全篇可分为六段。从“惜往日之曾信兮”至“身幽隐而备之”为第一段。追叙自己曾被怀王信任,自己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为楚国的富强出力,但最终因奸人进谗,遭到怀王猜忌而疏远。“惜往日”就是忆往日,痛往日,因回忆过去而哀痛也。《史记·屈原传》说屈原开始时是“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开头四句与这些是对得起来的,但接下来的话就转了。“国富强”四句,言当时的楚国,修明法度,上下一心,确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可好景不长,楚怀王委弃良臣,奢侈淫佚。但屈原认为楚王虽然有过失,己犹欲弼正匡辅,此意与《离骚》和《抽思》二篇可以互证。“心纯庬”四句言由于自己对楚王一片忠心,不肯把秘密泄露给其他同僚,因此引起在位同僚的嫉妒,他们向怀王进谗言,怀王从而对自己发怒、猜忌、疏远,这正是《屈原传》中“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一段的形象写照。“蔽晦君”以下六句,言那些小人蔽塞君王的聪明才智,虚饰罪状,以惑误君,又欺罔之;君王也不参验考核,究其真相,就疏远贬斥了我再不思念。从“临沅湘之玄渊兮”至“使贞臣为无由”为第二段。屈原身临湘水,决心自沉,本段写临死之前的思想斗争,更显得其就义的从容。“临沅湘”四句,汪瑗认为“上二句是极推己之恶恶之心,不欲与谗人并生于世,盖反言以见其欲死也。下二句是明己之遭君不明,死为无益,又正言其不必死也。”(《楚辞集解》)极是。“君无度”四句言君王不知长短,故不能察,使芳草为薮泽所壅遏而不通;君王如此不明,忍死而无益,于是甘心死之,决不苟活。这四句是对“遂自忍而沉流”的回答。“独鄣壅”二句谓忠臣非不欲尽力,只是由于“鄣壅而蔽隐”而不得辅佐。此所谓“一篇之中,三致意焉”者也。从“闻百里之为虏兮”至“因缟素而哭之”为第三段。历举前世君王得贤人则兴盛与信谗言则灭亡的事情来作进一步的对比说明。其中关于介子推的事情叙之尤详,本意是还希望楚王因自己之死,悔悟而改弦更张,振兴楚国。“闻百里”六句,历举百里奚逢秦穆公,伊尹逢商汤王,吕望逢周文王,宁戚逢齐桓公之事迹,此四子,国君用之而国强。“吴信谗”二句举伍子胥事。吴王夫差听信谗言令伍子胥自杀,伍子胥死后吴国便被越国灭亡。“封介山”四句举介子推之事。介子推追随晋文公流亡,文公复国不封介子推,介子推逃入深山;文公以火烧迫其出山,子推抱木而死,文公悔悟,追封介子推。屈原在这里以伍子胥死后而吴亡,与介子推死后晋文公幡然悔悟,因而追封介山之事作对比,暗示“存君兴国”之意。从“或忠信而死节兮”至“使谗谀而日得”为第四段,承上文言自古忠臣之死,没有不是因为君王听信谗言而造成的。“或忠信”四句承前一段列举贤臣之例而进一步发挥。指出忠信者反而被迫死节,奸佞者反而被信之不疑,全都是因为君王不能参验考究加以鉴别,而一味听信小人谎言。“芳与泽”两句言君主如不能按实省察,则不能分别忠信与奸佞。“何芳草”四句言君既不能省察分别忠奸,则忠臣的命运就不会好了。从“自前世而嫉贤兮”至“如列宿之错置”为第五段。进一步陈明自己过去与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光明正大的,如排列天上的列宿那样明明白白。在自己死后,自己所受的委屈,一切都将会昭雪于天下。“自前世”六句以美女比贤能之人,谓在怀王时代,嫉善忌能,已经是这样子的了。美好的东西被说成是丑恶的,丑恶的东西被说成是美好的,一有好的东西出现,谣言马上就会产生。“愿陈情”四句言自己的心情与行为光明正大,如星斗罗空,必将愈来愈明白,连“陈”、“白”也都是不必要的了。司马迁曾赞扬屈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日、月、星为三光,“列宿错置”,亦即“与日月争光”。从“乘骐骥而驰骋兮”至最后为第六段。进一步表明自己将沉江自尽,以身殉国的决心。“乘骐骥”二句谓驾良马疾驰,却不用控制马匹的器具。“乘氾泭”二句谓乘木筏沿流而下,却不用船桨而自恃人力。“背法度”二句谓背弃法度而随心所欲地治理国家,就好比上述两种情况,与之并无差别。“宁溘死”四句写自己赴死之因,屈原谓“恐祸殃之有再”,朱熹说“不死恐‘邦其沦丧’而辱为臣仆……箕子之忧,盖为此也。”蒋骥说:“谓国亡身虏也。”根据当时楚国屡败于秦的形势,朱、蒋二人的分析是颇有见地的。最后二句明明白白地说明了自己写完这篇诗作之后就要赴水自尽,所以我们可以判断这篇诗作确是屈原的绝笔。这篇诗歌语言上最大的特色是文辞质朴率直,浅显易懂,表意十分明白流畅。比如对于楚王的谴责,在《离骚》等其他作品当中,一般比较委婉曲折,往往用“荃”、“灵脩”、“哲王”等来代替,而在本篇中,因是赴水之前的绝笔,则无所顾忌,直接责备楚王为“壅君”,正如蒋骥所说:“《九章》唯此篇词最浅易,非徒垂死之言,不暇雕饰,亦欲庸君入目而易晓也。”确乎如此,本篇诗作的这种风格,在全部屈赋中是显得十分奇特的。其次,文章结构上前后照应,诗歌以“明法度”起,以“背法度”结,前后呼应。林云铭《楚辞灯》说;“以明法度起头,以背法度结尾,中间以‘无度’两字作前后针线,此屈子将赴渊,合怀王、顷襄两朝而痛叙被放之非辜、谗谀之得志,全在法度上决人材之进退、国势之安危。盖贞臣用则法度明,贞臣疏则法度废;及既废之后,愈无以参互考验而得贞谗之实,而君之蔽晦日深,虽有贞臣,必不能用,是君为壅君,国非其国也。”十分准确地说出了本篇这个特点。(林家骊)
11937 屈原 九章之三 哀郢 先秦 楚辞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去故都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国门而轸怀兮,申之吾以行。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楫齐杨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心蝉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凌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之忘反?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登大坟而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维持,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尧舜之抗行兮,嘹杳杳而薄天,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憎愠论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众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注释题解:对郢都沦陷的哀悼。老天爷的变化反覆无常,为什么要使百姓播迁动荡?人民都妻离子散不能相顾,正当仲春二月向东流亡。离开故乡而奔向远方,顺着长江和夏水到处流浪。走出国都的城门心绪纠结,一个甲日早晨我已在路上。从郢都出发离别了闾里,我忧思无边神志惝怳。一齐举桨而心怀犹豫,令人哀伤的是从此再见不到君王。望着故都高高的梓树长叹,禁不住雪珠坠落般泪滴涟涟。船过夏首又向西漂流,回看郢都的东门早已不见。内心牵挂旧都我无比感伤,回顾渺茫不知落脚何方。任凭风波推移顺着湖水流动,在这里无所归依羁旅他乡。乘着漫无边际的阳侯大波,四处飘忽游荡不知将到何所。心情像打了死结总是不能开解,思绪萦绕纠缠始终难以摆脱。将要驾着船顺流下航,因此北出洞庭再东入大江。离开长久居住的故国之地,如今慢慢飘泊渐来东方。梦魂牵萦故都总欲归去,哪里有一时一刻忘记回返。背离夏浦心头仍挂念西边,伤心的是故都离我越来越远。登上江边的高丘远望,姑且安慰一下忧愁的内心。伤心楚国富庶的州原沦丧,沿江淳厚的风俗将无处找寻。面对着陵阳山还能到哪里,渡过浩淼的波涛欲往何处?怎料想宗庙宫室竟成荒丘,谁说郢都两东门就任其荒芜?很久以来心情不快,忧虑与愁苦交替着接连不断。想起到郢都道路如此辽远,长江夏水涉渡多么艰难。回想被放情景好像不到两晚,至今已过九年仍然未能召还。惨恻郁闷襟怀不能舒展,惆怅失意心中悲戚满含。有些人表面顺从柔情媚态,实际上软弱无能难以依赖。良臣忠心耿耿希望进用,嫉妒者便纷纷设置障碍。唐尧虞舜都有高尚的德行,光明正大远远地上迫苍旻。众多嫉妒者群起诋毁,说他们不慈不仁横加罪名。憎恶内心美好的贤德之士,喜好能说会道的奸佞之徒。平庸者都奔走钻营天天进用,贤能者却越来越远地被驱逐。尾声:放开我的眼光向四方环顾,希望回都一次能在什么时候?鸟雀飞翔都要归还故土,狐狸死了头向着栖居的山丘。确实不是我的罪过而被弃逐,哪里有一天一夜忘记这烦忧!1.不纯命:指天道无常;纯:正,常。2.震:震惧,惊动;愆(qian1):罪过。震愆:流离在外。3.离散:流离失散;相失:彼此失散。4.仲春:夏历的二月间;东迁:指楚国都东迁。5.去:离开。就远:踏上远行的道路。6.遵:沿着;江夏:长江和夏水。7.国门:国都城门;轸(zhen3):痛。轸怀:沉痛的怀念。8.甲:指甲日。鼌:同“朝”。9.闾:里门,居住的地方。10.怊(chao1):悲伤。荒忽:恍惚。焉:如何。极:终点。11.楫:划船的浆。齐扬:并举。容与:行进缓慢。12.楸:指郢都梓树。13.淫淫:泪多的样子。淫:过甚。霰:雪珠。14.夏首:地名,夏水与长江合流处。西浮:往西漂流。15.顾:看,望;龙门:郢城的城门名。16.婵媛:牵挂不舍。17.眇:同渺,遥远。蹠(zhi2侄):践踏。18.从流:随着流水前行。19.焉:乃。洋洋:飘泊的样子。20.凌:乘在上面。阳侯:大波。古代传说陵阳国之侯,溺死于水,其神为大波。这乃是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迷信解释。氾:同“泛”。21.翱翔:飞翔,这里形容船的忽上忽下。薄:义同“迫”,到,止。焉薄:止于何处。22.絓(gua4挂)结:牵挂而内心郁结。23.蹇产:委屈,忧抑。释:解开。24.运舟:运转船只;下浮:顺流下航。25.终古之所居:祖先世代所居住的地方。26.逍遥:漂荡的样子;来东:来到东方。27.羌:发语词,楚地方言,无义。28.须臾:片刻;反:同“返”。29.背:背向;夏浦:夏水滨;西思:思念西方。30.大坟:水边高堤。31.聊:暂且:舒:舒散。32.州土:指所经过的江汉地区;平乐:指土地宽阔,人民生活富饶。这句是说看到这里富饶的国土,想到富庶广大的楚国,迫切危亡,这里也不能久保,不禁感到哀痛。所以本句开头用“哀”字。33.江介:江畔,江边;遗风:古代遗流下来的风俗。34.当:面对;陵阳:地名,在今安徽省青阳石埭之间,以当地陵阳山得名。35.淼:大水涉茫望不到边;如:往。36.曾不句:我从未想到大厦会成废墟;夏作“厦”;丘:丘墟。37.两东门:郢都两个东门;芜:生了荒草。38.怡:快乐。39.接:衔接。40.惟郢路:想起离开郢城的道路;辽远:遥远。41.不可涉:不能渡过,涉:渡。42.忽若:恍惚像是。43.复:同“返”。44.惨郁郁:悲惨忧郁;不通:指不能自解。45.蹇:发语词。侘傺(cha4 chi4):失意的样子。慼:悲伤。46.外:外表;承欢:承君之欢;汋约:同“绰约”。47.谌(chen2):诚恳,实在;荏:弱;持:扶持。48.忠:指忠贞的人;湛湛:厚重的样子。49.妒:嫉妒;被:应作“披”;被离:伤乱交错的样子;鄣;闭塞。50.尧舜:尧帝和舜帝;抗行:高亢的行为。51.瞭:眼明;杳杳:远状;薄天:接近天。薄:同“迫”。52.被:披,加上。53.憎:憎恨;愠惀:忠心耿耿的样子。54.夫人:那些小人;慷概,指口头上讲得慷慨激昂。55.众:指众小人;踥蹀:奔走的样子。56.美:指君子;超远:疏远;逾迈:越来越疏远。 57.曼:引,展开;曼目:纵目;流观:四方眺望。58.冀:希望。59.首丘:头向山丘。古代相传狐在死时一定将头朝向它生身的小山。60.信:诚然,的确。弃逐:被抛弃放逐。赏析《哀郢》结构上最为独特者,是用了倒叙法,先从九年前秦军进攻楚国之时自己被放逐,随流亡百姓一起东行的情况写起,到后面才抒写作诗当时的心情。这就使诗人被放以来铭心难忘的那一幅幅悲惨画面,一幕幕夺人心魄、摧人肝肺的情景,得到突出的表现。《史记·屈原列传》载,楚顷襄王立,令尹子兰谗害屈原,屈原被放江南之野(郢都附近长江以南之地)。《楚世家》又载顷襄王元年“秦大破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秦军沿汉水而下,则郢都震动。屈原的被放,也就在此时。此诗不计乱辞,可分为五层,每层三节。前三层为回忆,第四层抒发作诗当时的心情,第五层为对造成国家、个人悲剧之原因的思考。乱辞在情志、结构两方面总括全诗,为第六层。诗的开头诗人仰天而问,可谓石破天惊。此下即绘出一幅巨大的哀鸿图。“仲春”点出正当春荒时节,“东迁”说明流徙方向,“江夏”指明地域所在。人流、汉水,兼道而涌,涛声哭声,上干云霄。所以诗中说诗人走出郢都城门之时腹内如绞。他上船之后仍不忍离去,举起了船桨任船飘荡着:他要多看一眼郢都!他伤心再没有机会见到国君了。“甲之鼌(朝)”是诗人起行的具体日期和时辰,九年来从未忘记过这一天,故特意标出。第一层总写九年前当郢都危亡之时自己被放时情景。第二层为“望长楸而太息兮”以下三节,写船开后仍一直心系故都,不知所从。“长楸”意味着郢为故都。想起郢都这个楚人几百年的都城将毁于一旦,忍不住老泪横流。李贺说:“焉洋洋而为客,一语倍觉黯然!”因为它比一般的“断肠人在天涯”更多一层思君、爱国、忧民的哀痛。诗中从“西浮”以下写进入洞庭湖后情形,故说“顺风波”(而非顺江流),说“阳侯之氾滥”,说“翱翔”,等等。“将运舟而下浮兮”以下三节为第三层,写继续东行时心情。“运舟”指驾船、调转船头。“上洞庭”言由洞庭湖北行,“下江”言顺流而下。去之愈远,而思之愈切。诗人之去,可谓一桨九回头,读之真堪摧人泪下。“当陵阳之焉至兮”以下三节为第四层,写诗人作此诗当时的思想情绪。在这一层中才指出以上三层所写,皆是回忆;这些事在诗人头脑中九年以来,魂牵梦萦,从未忘却。“当陵阳之焉至兮”二句为转折部分,承上而启下。此陵阳在江西省西部庐水上游,宜春以南。《汉书·地理志》说:“庐江出陵阳东南”,即此。其地与湖湘之地只隔着罗霄山脉。大约诗人以为待事态平息,可以由陆路直达湖湘一带(俱为楚人所谓“江南之野”),故暂居于此。第五层即“外承欢之汋约兮”以下三节,承接第四层的正面抒情,进而揭出造成国家危难之根源。朝廷那些奸佞之徒善于逢迎奉承,不仅因为他们无能,还因为他们无忧国忧民之心,只知为了一己的利益而诬陷正直之士,所以在治国安民方面实在难以倚靠。但关键还在于当政者喜好怎么样的人。“憎愠惀之脩美兮,好夫人之忼慨”,便是屈原对顷襄王的评价。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作品表现的思想是极其深刻的。诗的前三层为回忆,其抒情主要通过记叙来表现;第四、五层是直接抒情。乱辞总承此两部分,写诗人虽日夜思念郢都,却因被放逐而不能回朝效力祖国的痛苦和悲伤。“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语重意深,极为感人。全诗章法谨严,浑然一体。本诗在结构上表现了很大的独创性:一,开头并未交待是回忆,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留下深刻的印象。二,四句为一节,三节为一层意思,很整齐。语言上的特点是骈句多,如“去故乡而就远,遵江夏以流亡”、“过夏首而西浮,顾龙门而不见”、“背夏浦而西思,哀故都之日远”等,既富有对偶美,也有助于加强感情力度。在风格上,徐焕龙《楚辞洗髓》谓之“于《九章》中最为凄惋,读之实一字一泪也”,诚然。(赵逵夫)
11938 屈原 九章之九 悲回风 先秦 楚辞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鸟兽鸣以号群兮,草苴比而不芳;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芷幽而独芳;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以自贶。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介眇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若椒以自处;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伤太息之愍怜兮,气於邑而不可止。纠思心以为纕兮,编愁苦以为膺。折若木以弊光兮,随飘风之所仍。存彷佛而不见兮,心踊跃其若汤;抚佩衽以案志兮,超惘惘而遂行。岁忽忽其若颓兮,时亦冉冉而将至;薠蘅槁而节离兮,芳以歇而不比。怜思心之不可惩兮,证此言之不可聊;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常愁。孤子吟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孰能思而不隐兮,照彭咸之所闲。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入景响之无声兮,闻省想而不可得。愁郁郁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心鞿羁而不开兮,气缭转而自缔。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芒芒之无仪;声有隐而相感兮,物有纯而不可为。邈漫漫之不可量兮,缥绵绵之不可纡;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娱;凌大波而流风兮,托彭咸之所居。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霓之标颠;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倏忽而扪天。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依风穴以自息兮,忽倾寤以婵媛。冯昆仑以瞰雾兮,隐岷山以清江;惮涌湍之磕磕兮,听波声之汹汹。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轧洋洋之无从兮,驰委移之焉止?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汜潏潏其前后兮,伴张驰之信期。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悲霜雪之俱下席,听潮水之相击。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求介子之所存兮,见伯夷之放迹。心调度而弗去兮,刻著志之无适。曰: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惕惕;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注释悲痛回旋之风摇落蕙草,我心中郁结内自感伤。物有因美好而本性凋丧,声有因隐微而不能起唱。何以彭咸产生的思想,与其心志相联系能始终不忘。遭遇万变其中情由岂能遮盖,虚伪做作又怎能保持久长。鸟兽鸣叫呼号它们的同类,鲜草枯苴杂合就没有芬芳。鱼儿叠起鳞片自己显示特别,蛟龙隐藏起它身上的纹章。苦荼甜荠不在一块田里生长,兰草芷草在幽深处独含清香。想那佳人是永久美丽的,经过几代之久能自求多福。远大的志向所达到的高度,爱白云在天空自由飘浮。耿介抱着远大志向感于世事,私下赋诗来明白倾诉。想那佳人与众不同的胸襟。折采杜若申椒自我安排。屡屡悲慨哽咽连声叹息,独自隐居伏处思绪满怀。涕泪交流真是十分凄凉,思量着难以入睡直到天亮。过尽了漫漫的长夜,留着的这点悲哀仍不消亡。醒来后从容地周游四方,姑且以逍遥自在自我支持。伤感叹息实在太可哀怜,心气郁闷总不能停止。纠合忧思之心作为佩带,编结愁苦之情作为背心。折下若华之木遮蔽日光,任随飘风乱吹循着各种路径。存在的事物迷迷糊糊辨不清,心却跳跃着有如汤水沸腾。抚着玉佩衣襟抑制激动的心情,怅惘失意中便动身出行。岁月匆匆有如水流,老年也缓缓地将要到来。白薠杜蘅枯槁而节节断离,芬芳鲜花已消歇不再并开。可怜思念之心不能止住,证明这些谎言不可信赖。宁愿忽然死去从流而亡,不忍心再作此常愁之态。孤独的人悲叹着拭去泪水,被放逐的人受贬谪不能返回。谁能满怀思念而不心痛?清楚地听说彭咸的所作所为。登上石山向远处嘹望,道路纡远而又静默。进入光影声响都无回应之地,听闻省视思索一无所获。愁思郁郁没有一点快乐,居处总戚戚悲凉不能自解。心中有所束缚挣扎不开,血气缭绕自我纠缠打结。静穆时渺渺没有边际,苍莽处茫茫没有形态。声音隐蔽而能相感应,事物纯美却每多无奈。渺渺漫漫不可量度,悠悠长长不可收束。愁心深重常自感悲痛,疾飞高远也并无欢娱。乘着大波顺风而流,将托寄在彭咸所居之处。登上岩石高高的陡峭河岸,处于雌霓副虹的高颠。依凭着青天舒展一道彩虹,于是刹时间已摸到苍天。将浓浓成团的露水吸饮,用纷纷凝结的寒霜漱口。倚着天上风的穴口休息,忽然全部了悟因而悲忧。凭靠着昆仑山下视云雾,依傍着岷山看清江流。害怕急流中水石撞击之声,听着涛声汹汹的怒吼。心思纷纷乱乱没有规律,精神迷迷惘惘没有头绪。波涛互相倾压难以趋从,连绵起伏奔流着哪儿停住?心如飘浮翻飞一上一下,像两翼在左右摇动拍击。像泛滥的大水前后奔涌,伴着涨落定时的汛期。观看那火焰与烟气相因而生,窥察那云朵与雨滴所以集积。悲慨霜与雪一起降下,听着潮水波浪震激。我借着光与影来来往往,使用棘刺做成的弯鞭驾御。去寻求介子推隐居之地,再见一见伯夷放逐之处。心里惆怅不已忧思难除,意志坚决哪儿也不会去。煞尾:我怨恨往昔的那些期望,悲悼未来更戒惧警惕。浮长江过淮水向东入海,追随伍子胥自求适意。眺望大河中的沙洲水渚,悲伤申徒狄的高尚事迹。屡屡劝谏君王而不被听从,抱着重石自沉又有何益。心头打了死结不能解开,思理壅塞终究没法清理。(据姜亮夫译文改译) 1.回风:旋转之风。摇:撼动。蕙:香草。2.冤结:郁结。3.微:隐行。陨:落。4.隐:隐微。先:当为"失"字之误。倡:即"唱"。5.造思:犹设想。6.暨:与。介:系。不忘:指不忘志向。7.号群:号呼同类。8.苴(ju1居):已死之草。比:比合。9.葺:重叠累积。10.文章:文彩,花纹。11.荼:苦菜。荠:甜菜。12.佳人:屈原自称。都:美盛。13.更:历。统世:继世。贶(kuang4况):赐。自贶,犹言自求多福。14.眇:通"渺",遥远。眇远志,高远的志向。15.相羊:同"徜徉"。飘流不定的样子。16.介:耿介持守。惑:一本作"感",可从。17.窃:私下。18.佳人:屈原自称。独怀:胸怀与众不同。19.若:杜若,一种香草。椒:申椒,香料植物。自处:自我安排,自我料理。20.曾:屡次。歔欷(xu1 xi1虚希):叹气,抽噎。嗟嗟:叹息声。21.凄:凄伤。22.曙:天将明。23.曼曼:长。24.掩:留止,停留。不去:不能去怀。25.寤:觉醒。周流:周游。26.恃:借为"持"。自持,自我支持。27.太息:叹息。愍(min3悯):哀怜。28.於邑:即"郁悒"。29.糺(jiu1纠):"纠"的假借字。合。纕(xiang1香):佩带。30.编:结。膺:本义是胸,引申为护胸的背心。31.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32.仍:因,循。33.存髣髴:指事物看不清楚。髣髴,通作"仿佛"。34.踊跃:跳动。汤:沸水。35.佩:玉佩。衽:衣襟。案:抑。36.超:举。惘惘:失意惶遽的样子。37.曶曶:同"忽忽",指时光匆匆而过。颓:水下流。38.旹:即"时",此指老年。冉冉:渐渐。39.薠(fan2烦)蘅:白薠、杜蘅,两种香草。槁:枯。节离:草枯则节节断落。40.歇:消失。以:已。比:比并,指香花并开。41.怜:爱怜。惩:止。42.聊:赖。43.溘死,忽然死去,义较佳。44.孤子:屈原自称。唫:古"吟"字。抆(wen3稳):拭。45.放子:被国君放逐的人,屈原自称。46.隐:痛。47.照:当从一本作"昭",清楚。所闻:指听说的彭咸故事。48.峦:小而尖的山。49.眇眇:同"渺渺"。远的样子。50.景:同"影"。51.省:察看。52.无快:不快乐。53.居:疑为"思"字。54.鞿(ji1机)羁:马缰,此处指受拘束。形:当从一本作"开"。55.缭转:缭绕。自缔:自结。56.穆:静。57.芒芒:同"茫茫"。仪:容。58.隐:微。感:感应。59.不可为:不一定有所作为。60.藐:同"邈",遥远。蔓蔓:同"漫漫"。不可量:无法估计。61.缥:高远。緜緜:连绵不绝。纡:萦绕。62.悄悄:忧愁的样子。63.翩:疾飞。冥冥:渺远。64.凌:乘。流风:顺风而流。65.托:托寄。66.峭岸:陡峭险峻的崖壁。67.雌霓:虹之一种,即副虹。《尔雅·释天》邢昺疏:"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曰虹;暗者为雌,雌曰霓。"蜺,同"霓"。标颠:顶点。68.青冥:青天。摅(shu1):舒。69.儵(shu1)忽:顷刻之间,忽然。儵,同"倏"。70.湛露:浓重的露水。浮源:姜亮夫《屈原赋校注》谓当作"浮浮",露浓重之状。71.漱:漱口。凝霜:浓霜。雰:即"氛"。72.风穴:古代传说中的洞穴名,相传北方寒风自其中而出。73.忽倾悟:忽然全部了悟。婵媛:同"啴咺(xuan3选)",忧伤。74.冯(ping2凭):凭靠。瞰:俯视。75.隐:依凭。清江:看清江流。76.惮:惧怕。涌湍:急流。礚(ke1渴)礚:水石撞击声。礚,同"磕"。77.洶(xiong1)洶:波涛声。洶,即"汹"。78.纷:乱。容容:同"溶溶",水流动的样子。无经:没有常规。79.罔:通"惘",怅惘。无纪:无纪纲。80.轧:指波涛互相倾压。洋洋:水大的样子。81.委移:同"逶迤"。水流弯曲的样子。82.漂:同"飘"。83.遥遥:摇来摇去。遥,通"摇"。84.氾:同"泛"。潏(yu4玉)潏:水涌出的样子。85.伴:"判"的假借字,判别。张弛:涨落。信期:潮汐的汛期。86.炎:热。相仍:相因。87.烟:上升之气云。液:下降之液,即雨。积:结,聚。88.黄棘:棘刺。枉:曲。89.介子:介子推,春秋时晋文公的臣子。所存:此指介子推隐居之处。90.伯夷:商末孤竹君的长子。因反对周武王灭商,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放迹:放逐之处。91.调度:姜亮夫《屈原赋校注》云:"此犹言惆怅也。"弗去:不能决。92.刻著志:意志坚决。适:往。93.曰:即"乱曰"。94.冀:希望。95.悐(ti4惕):同"惕",警惕。96.子胥:伍子胥。传说伍子胥被迫自杀,吴王夫差将他的尸体投入江中。自适:顺应自己的心志。97.申徒:申徒狄,殷末贤臣。屡次进谏,纣王不听。抱石投河而死。抗:同"亢",亢迹,高尚的事迹。98.骤:多次。99.重任石:当作"任重石"。任,犹抱、负。100.絓(gua4挂)结:打了结。101.蹇产:纠缠阻塞。释:消解。 赏析《悲回风》以句首名篇。本篇也存在真伪之争,南宋魏了翁《鹤山渠阳经外杂抄》以本篇风格不似屈原而像宋玉、景差之作而怀疑本篇为伪作,明代许学夷《诗源辨体》以语气不似屈原而提出疑问,吴汝纶《古文辞类纂点勘记》,以本篇文字太奇而疑为伪作,后来陈钟凡《楚辞各篇作者考》、陆侃如与冯沅君《中国诗史》、刘永济《屈赋通笺》、谭介甫《屈赋新编》、胡念贻《屈原作品的真伪及其写作年代》,也从各个角度认为本篇不是屈原所作。当然他们列举了许多理由,但我们认为,这些从语言、风格、文字、语气各个角度提出的观点还不足以推翻王逸以来认定本篇诗歌是屈原所作的观点,不足以剥夺屈原的著作权。关于本篇的写作时间,也有作于怀王及顷襄王时共四种意见。第一种意见,陆侃如《屈原评传》认为是楚怀王十六年(前313)放逐汉北时所作;第二种意见,林云铭《楚辞灯》、夏大霖《屈骚心印》、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是顷襄王六至七年(前293--前292)间作品;第三种意见,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认为是自沉泪罗的前一年秋天;第四种意见,王夫之《楚辞通释》、王闽运《楚辞释》认为是屈原自沉时所作,为屈原绝笔。以上诸说,以蒋骥之说最为近似。因为篇中流露出的那种感情,可判定在自沉汨罗前不远之时。关于本篇主旨,汪瑗《楚辞集解》说:“此篇因秋夜愁不能寐,感回风之起,凋伤万物,而兰茝独芳,有似乎古之君子遭乱世而不变其志者,遂托为远游伤古之辞,以发泄其愤懑之情。”讲得是比较好的。全篇共分五段。从开头至“窃赋诗之所明”为第一段。因回风摇蕙的季节气候,联系对忠贤见斥的现实悲哀,指出君子始终是光明正大的,与万变其情的小人不同,同时表明了自己终不改悔的坚定胸怀。“悲回风”四句,前二句是说在回风震荡之中,凋陨了蕙草的微弱生机。后二句是说,这回风的初起,是有隐微的声音倡之于先的。这是即景生情,托物起兴,钱澄之《庄屈合诂》说:“秋风起,蕙草先死;害气至,贤人先丧。”可谓得矣。“夫何彭咸”四句,表达了自己对古代贤臣彭咸的无限思念仰慕之情,并说,虽然天下之事万变,但真相怎么能够掩盖得了,虚伪哪能保持长久?“鸟兽鸣”六句写秋冬之景,似都有所指称。“鸟兽鸣以号群”、“鱼葺鳞以自别”是说物以类聚,不相杂厕。用以比喻君子和小人之不能共处。“草苴比而不芳”象征奸佞在朝,同恶相济。“蛟龙隐其文章”比喻贤人远引,文采不彰,两两相对,交错成文。下面二句先以苦菜与甜菜不能种在一起,亦喻贤人处乱世,虽无人知,但不因此而改变其芬芳的节操。“惟佳人”六句意思又进一层,谓自己眼界高远,以古人彭咸等自期,然孤高之心却无所依傍,自己深微的意志不为别人理解。于是私下写作此诗,来明白地说出其中的道理。从“惟佳人之独怀兮”至“昭彭咸之所闻”为第二段。写自己在放逐时感到十分孤单,但仍然爱国忧时,因此弄得心烦意乱。“惟佳人”四句,姜亮夫谓“言隐居伏处而独自思虑,无人知也”(《屈原赋校注》)。“涕泣交”八句王夫之释为“宵而不安于寝,旦而不怡于游,终不释于怀抱”(《楚辞通释》)。所见极是。“糺思心”二句形容自己忧思之深切,这就像后世辛弃疾所谓“一身都是愁”(《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也。“折若木”二句,上句说自己求神木以遮蔽日光,象征自己曾力求韬光养晦,下句说自己随着飘风的牵引。任从它把自己吹到哪里,意指心情之空虚。“存髣髴”二句接着形容自己极端愁苦,有时陷入不闻不问、万念俱灰的枯寂状态,但有时又激动起来,心跳不止。“抚佩袵”二句意为勉强抑制自己的悲愁,茫无目的,踽踽而行。“岁曶曶”四句承“遂行”之后,写“行”中所见,时序迁流,众芳摇落,触目惊心,益深忧虑。“怜思心”四句言自己长愁的原因。“孤子唫”四句,姜亮夫《屈原赋校注》云:“此言思心既不可创伤,则惟存一死。”又引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云:“所以然者,秦关不返,孤臣有故主之悲;南土投荒,放子无还家之日,此固交痛而不已者也。安得不为彭咸之所为乎?”从“登石峦以远望兮”至“托彭咸之所居”为第三段。本段写自己生意已尽,死志已决。“登石峦”四句言自己登山远望,一片寂静。楚国本是个强国。上下本应忧勤警惕,奋发图强,然而现在既不见行动,呼之又不闻其反响,因此实在令人痛心疾首。“愁郁郁”四句紧承上文,写登高远望后引起的愁肠寸结。“穆眇眇”四句紧承上文,意谓自己的心情有时愁思茫茫无边无际,有时则陷入空虚而无所着落的状态。叹声隐尚有可感,志纯竟不可为。“藐蔓蔓”两句,亦诉说自己的主观心情,言思入辽远,则渺渺漫漫不可度量,思入深微,则悠悠长长不可收束,“愁悄悄”两句言自己的神魂虽在高远处飞逝,却并无快乐。“凌大波”两句,表明忠臣直士只有一条路:效法古之贤人彭咸。屈原于是想乘着滚滚波涛,随风而流,到彭咸投水而死的地方去。从“上高岩之峭岸兮”至“刻著志之无适”为第四段。本段设想自己死后。灵魂不灭,神游天地的情形,进而抒写自己的主张和思想,剖白自己光明正大、志洁行芳。“上高岩”四句,姜亮夫认为:“此言上依彭咸,初至高岩陖岸之间,继则更上而处于云气之杪顶,再上则至于玄冥之上;而舒摅其虹采,遂尔于俄顷之间,而上抚于天庭矣。此上升之事也。”(同上)“吸湛露”四句,姜亮夫认为是从彭咸居后之事。以上八句写神游太空,极想像中壮丽、高洁、温暖之乐。但转侧之间突然惊醒,又起故国之思。“冯崑崙”四句写身宿风穴。风穴在昆仑,故醒后即依凭昆仑透过云雾而下瞰人寰。“纷容容”四句就心境立说,姜亮夫说:“此言己心烦乱,无复经纪,欲进则无所从,欲退则无所止也。”(同上)“漂翻翻”四句,上两句仍写心境,心如两翼摇摇,翻飞飘浮或上或下,时左时右;下两句言自昆仑下至江水,往来江上,神游故国而下观。“观炎气”四句,借炎气烟液等为喻述事物相因之理。天庭既不能久居,彭咸也不可终随,故下转为访问古代的贤人,“借光景”六句即言自己已下定决心,循着介子推、伯夷的足迹前进。“曰”字以下至结尾为第五段。顾往悼来,表白决心,但决不轻于一死。“吾怨”二句谓怨恨往昔的希望落空,警惕来日可危。“浮江海”二句指伍子胥事。谓准备投水而死,追随子胥。“望大河之洲渚兮”四句承前“从子胥”而言,意思是说,申徒狄以身殉国,其情固属可悲,但他的死并不能挽救殷商的覆亡,则死又何益?显示自己的处境,虽然死志已决,但就整个楚国言,未来的危机,也不是自己一死所能遽了的。故以“心絓结”二句作为全篇的终结。屈原在政治斗争过程中,虽然早已作了最后牺牲的思想准备,这种念头,也曾经常浮现,但不到最后时刻,决不轻易付诸实施,可见此尚非绝命之词。本篇写作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心理刻画手法上的高妙。全篇未见事实之叙述,全是作者心理活动的展现。作品充满着深沉、悲愤的情绪,思理困惑,不知所释,忧伤悲怆,故有此篇之作。姜亮夫《屈原赋校注》认为:“诗中描绘心思,出入内外远近不同之情,上下左右前后之态。而仍不知所止,悲感与思理相挟持,而遂思入眇茫,从彭咸之所居。既至天上,忽又感烟雨之终不可永久浮游上天,遂思追踪介子伯夷。既睹申徒之死而无益,又自回惑不解!”此评甚为准确。此外,本篇语言上也有其特色。作品中有不少双声叠韵联绵词,“相羊”、“歔欷”、“髣髴”、“从容”、“周流”、“逍遥”、“於邑”、“踊跃”、“婵媛”、“委移”等等,随处可见。而叠字词的运用,更是接二连三,触目皆是,“嗟嗟”、“凄凄”、“曼曼”、“惘惘”、“曶曶”、“冉冉”、“眇眇”、“默默”、“郁郁”、“戚戚”、“芒芒”、“蔓蔓”、“緜緜”、“悄悄”、“冥冥”、“雰雰”、“礚礚”、“洶洶”、“容容”、“洋洋”、“翻翻”、“遥遥”、“潏潏”、“悐悐”,总计共有二十四个,这些词语。不仅增加了诗歌的音乐美,对诗歌幽怨悲凉意境的形成,也起着极大的作用。(林家骊)
11939 屈原 九章之二 涉江 先秦 楚辞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注释题解:这是屈原晚年又被从鄂渚放逐到溆浦,大概是临行前之作。我自幼就喜欢这种奇装异服,年纪虽然老了兴致仍不减退。佩带着长剑光耀美丽,头戴的切云冠耸立巍巍。身披明月之珠腰缀美玉,但举世混浊没人了解我,我正向高处奔驰一点不回顾。有角青龙驾辕无角白龙拉套,我与舜帝重华同游瑶圃。登上昆仑山以玉之精英为食,要与天地同样万寿无疆,要与日月一齐永放光芒。哀痛南夷之人都不理解我,天亮后我将渡过长江湘江。登上鄂渚回头看看来路,慨叹秋冬两季大风凌厉。让我的马在水边高地散步,将我的车在方林那里停息。我乘着有窗的船只上溯沅水,一齐挥动大桨劈波斩浪。船只慢吞吞不能前进,在逆流中凝滞榜徨。早晨便从枉陼出发,晚上便止宿在辰阳。只要我内心端正忠直,再幽僻荒远又有什么损伤。进入溆浦我踌躇徘徊,心中迷乱不知我要去哪里。深深的树林幽远晦暗,乃是猿猴群居栖息之地。山峰高大险峻把太阳遮蔽,下面幽深黑暗而又多阴雨。雪珠雪花纷飞无边无际,浮云流动低垂下接屋宇。哀痛我这一生没一点乐趣,深居独处就在大山之中。我不能改变心志追随流俗,所以怀着愁苦而终身困穷。狂者接舆像罪人自行剃发,隐士桑扈脱衣服裸身而行。忠者不一定为世所用,贤者不一定能受任命。岂不见伍子胥身逢祸殃,比干被剁成肉酱惨遭酷刑。啊以前的世代也都是这样,我又何必怨恨现今的人。我将依着正道而不犹豫,那怕困于黑暗终身不见光明。尾声唱道:鸾鸟凤凰那些俊鸟,一天天地远飞难找。燕雀乌鹊那些凡鸟,却在庙堂坛坫上筑巢。申椒与辛夷那些香草香木,都在杂树丛中枯死凋零。腥膻臊臭一起进用,芳香反而不能靠近。阴与阳已经颠倒位次,时令节序也不得当。满怀忠信却惆怅失意,飘飘忽忽我将远行他方!1.奇服:奇伟的服饰,是用来象征自己与众不同的志向品行的。2.衰:懈怠,衰减。3.铗(音夹颊:剑柄,这里代指剑。长铗即长剑。陆离:长貌。4.切云:当时一种高帽子之名。崔嵬:高耸。5.被:同“披”,戴着。明月:夜光珠。璐:美玉名。6.莫余知:即“莫知余”,没有人理解我。7.方:将要。高驰:远走高飞。顾:回头看。8.虬:无角的龙。骖:四马驾车,两边的马称为骖,这里指用螭来做骖马。螭(音痴):一种龙。9.重华:帝舜的名字。瑶:美玉。圃:花园。“瑶之圃”指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句的盛产美玉的花园。10.英:花朵。玉英:玉树之花。11.夷:当时对周边落后民族的称呼,带有蔑视侮辱的意思。南夷:指屈原流放的楚国南部的土著。12.旦:清晨。济:渡过。湘:湘江。13.乘:登上。鄂渚:地名,在今湖北武昌西。反顾:回头看。14.欸(音哀):叹息声。绪风:余风。15.步马:让马徐行。山皋:山冈。16.邸:同“抵”,抵达,到。方林:地名。17.舲(音零)船:有窗的小船。上:溯流而上。18.齐:同时并举。吴:国名,也有人解为“大”。榜:船桨。汰:水波。19.容与:缓慢,舒缓。20.淹:停留。回水:回旋的水。这句是说船徘徊在回旋的水流中停滞不前。21.陼:同“渚”。枉陼:地名,在今湖南常德一带。22.辰阳:地名,在今湖南辰溪县西。23.苟:如果。端:正。24.伤:损害。这两句是说如果我的心是正直,即使流放在偏僻荒远的地方,对我又有什么伤害呢?25.溆浦:溆水之滨。儃佪:徘徊。这两句是说进入溆浦之后,我徘徊犹豫,不知该去哪儿。26.如:到,往。27.杳:幽暗。冥冥:幽昧昏暗。28.狖(音又):长尾猿。29.幽晦:幽深阴暗。30.霰:雪珠。纷:繁多。垠:边际。这句是说雪下得很大,一望无际。31.霏霏:云气浓重的样子。承:弥漫。宇:天空。这句是说阴云密布,弥漫天空。32.终穷:终生困厄。33.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佯狂傲世。髡(音坤)首:古代刑罚之一,即剃发。相传接舆自己剃去头发,避世不出仕。34.桑扈:古代的隐士。臝:同“裸”。桑扈用驘体行走来表示自己的愤世嫉俗。35.以:用。这两句是说忠臣贤士未必会为世所用。36.伍子:伍子胥,春秋时吴国贤臣。逢殃:指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杀害。37.比干:商纣王时贤臣,因为直谏,被纣王杀死剖心。菹醢(音租海):古代的酷刑,将人跺成肉酱。38.皆然:都一样。39.董道:坚守正道。豫:犹豫,踟躇。40.重:重复。昏:暗昧。这句是说必定将终身看不到光明。41.鸾鸟、凤凰:都是祥瑞之鸟,比喻贤才。这两句是说贤者一天天远离朝廷。42.燕雀、乌鹊:比喻谄佞小人。43.堂:殿堂。坛:祭坛。比喻小人挤满朝廷。44.露申:一做“露甲”,即瑞香花。辛夷:一种香木,即木兰。45.林薄:草木杂生的地方。46.腥臊:恶臭之物,比喻谄佞之人。御:进用。47.芳:芳洁之物,比喻忠直君子。薄:靠近。48.阴阳易位:比喻楚国混乱颠倒的现实。49.当:合。50.怀信:怀抱忠信。侘傺:惆怅失意。51.忽:恍惚,茫然。赏析关于《涉江》篇的题旨,王逸《楚辞章句》说:“此章言己佩服殊异,抗志高远,国无人知之者,徘徊江之上,叹小人在位,而君子遇害也。”汪瑗《楚辞集解》说:“此篇言己行义之高洁,哀浊世而莫我知也。欲将渡湘沅,入林之密,入山之深,宁甘愁苦以终身,而终不能变心以从俗,故以‘涉江’名之,盖谓将涉江而远去耳。”这两种意见都比较准确地概括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以后学人对此文主题的解释大多与之相同。关于本篇的写作时间,则有许多分歧,大概有以下四种意见:一说是作于楚怀王时期,这种意见以汪瑗为代表,汪瑷《楚辞集解》认为本篇“末又援引古人以自慰,其词和,其气平,其文简而洁,无一语及壅君谗人之怨恨,其作于遭谗人之始,未放之先欤!与《惜诵》相表里,皆一时之作”。第二种说法是作于顷襄王初年,如林云铭《楚辞灯》说作于顷襄王二年(前297)。戴震《屈原赋注》也说:“至此重遭谗谤,济江而南,往斥逐之所。盖顷襄王复迁之江南时也。”第三种意见认为作于被放逐期间,时约顷襄王九年左右,如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说“《涉江》、《哀郢》,皆顷襄时放于江南所作,然《哀郢》发郢而至陵阳,皆自西往东。《涉江》从鄂渚入溆浦,乃自东北往西南,当在既放陵阳之后”,又说:“顷襄即位,自郢放陵阳。……居陵阳九年,作《哀郢》,已而自陵阳入辰溆,作《涉江》。”第四种意见认为是临死前的作品,如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顷襄王二十一年白起破郢后,屈原被赶到江南,“接连着做了《涉江》、《怀沙》、《惜往日》诸篇,终于自沉了”。以上诸说中,汪瑗作于怀王时代说不可取,因其词实际上并不平和,其作于放逐后之情景甚为明显。在作于顷襄王时代之说中,蒋骥说较为可取,因从整篇文章的思想来看,此时的屈原对楚王已完全失望,与《离骚》等中年之作不同,虽具体年代有待商榷,但大致可定为是流放江南多年之后,是屈原晚年的作品。全篇一般分为五段。从开头至“旦余济乎江湘”为第一段,述说自己高尚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阐明这次涉江远走的基本原因,“奇服”、“长铗”、“切云”之“冠”、“明月”、“宝璐”等都用以象征自己高尚的品德与才能,蒋骥说:“与世殊异之服,喻志行之不群也。”自流放以来,屈原的年龄一天天大起来,身体也一天天衰老下去,可他为楚国的进步的努力绝没有放弃过,朱熹说:“登昆仑,言所致之高;食玉英,言所养之洁。”(《楚辞集注》)他坚持改革,希望楚国强盛的想法始终没有减弱,决不因为遭受打击,遇到流放而灰心。但他心中感到莫名的孤独。“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哀南夷之莫吾知兮”,自己的高行洁志却不为世人所理解,这真使人太伤感了。因此,决定渡江而去。从“乘鄂渚而反顾兮”至“虽僻远之何伤”为第二段,叙述一路走来,途中的经历和自己的感慨。“乘鄂渚”四句,言自己登上今湖北武昌西面的鄂渚,不禁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途,又放马在山皋上小跑,直到方林(亦在今长江北岸)才把车子停住。“乘舲船”四句言自己沿沅江上溯行舟,船在逆水与漩涡中艰难行进,尽管船工齐心协力,用桨击水,但船却停滞不动,很难前进,此情此景不是正如诗人自己的处境吗?“朝发枉陼”四句,接写自己的行程,早上从枉陼出发,晚上到了辰阳,足有一日行程,行程愈西,作者思想愈加坚定。他坚信自己的志向是正确的,是忠诚的,是无私的。同时,坚信无论如何的艰难困苦,自己都不感到悲伤。从“入溆浦余儃佪兮”至“固将愁苦而终穷”为第三段,写进入溆浦以后,独处深山的情景。“入淑浦”四句言已进入溆浦。溆浦在辰阳的万山之中。这里深林杳冥,榛莽丛生,是猿狖所居,而不是人所宜去的地方。“山峻高”四句写深山之中,云气弥漫,天地相连,更进一步描绘沅西之地山高林深,极少人烟的景象。这是对流放地的环境的形容夸张,也是对自己所处政治环境的隐喻,为下文四句作好铺垫。“哀吾生之无乐兮”四句言自己在这样的政治环境和生活环境当中,是无乐可言了。然而就是这样,也绝不改变自己原先的政治理想与生活习惯,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妥协变节。从“接舆髡首兮”至“固将重昏而终身”是第四段,从自己本身经历联系历史上的一些忠诚义士的遭遇,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接舆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即《论语》所说的“楚狂接舆”,与孔子同时。《论语·微子》说:“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战国策·秦三》说:“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髡首,剃发,是古时一种刑罚,接舆被发佯狂,是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的表示。桑扈,也是古隐士,即《论语》所说的子桑伯子,《庄子》所说的子桑户。《孔子家语》说他“不衣冠而处”,也是一种玩世不恭,不与统治者合作的行为。伍子即伍子胥,春秋时吴国的贤臣,吴王夫差听信伯嚭(pi3)的谗言,逼迫伍员自杀。比干,殷纣王的叔伯父(一说是纣王的庶兄)。传说纣王淫乱,不理朝政,比干强谏,被纣王剖心而死。诗中“菹醢”二字极云其被刑之惨酷(寒砧:大概作者将比干与梅伯所受之刑混淆了)。“接舆”六句是通过两种不同类型的四个事例来说明一个观点:接舆、桑扈是消极不合作,结果为时代所遗弃;伍员、比干是想拯救国家改变现实的,但又不免杀身之祸,所以结论是“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与前世而皆然兮”四句说自己知道,所有贤士均是如此,我又何怨于今天之人!表明自己仍将正道直行,毫不犹豫,而这样势必遭遇重重黑暗,必须准备在黑暗中奋斗终身。“乱曰”以下为第五段。批判楚国政治黑暗,邪佞之人执掌权柄,而贤能之人却遭到迫害。“鸾鸟凤皇”四句,比喻贤士远离,小人窃位。凤凰是古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比喻贤士。“燕雀乌鹊”用以比喻小人。“露申辛夷”四句言露申辛夷等香草香木竟死于丛林之中,“腥臊”比喻奸邪之人陆续进用,而忠诚义士却被拒之门外。“阴阳易位”四句更点出了社会上阴阳变更位置的情况,事物的是非一切都颠倒了,他竟不得其时。不言而喻,他一方面胸怀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又感到失意徬徨。既然龌龊的环境难以久留,他将要离开这里远去。本篇是屈原晚年之作,写作时间当在《哀郢》之后,这首诗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诗中有一大段记行文字。姜亮夫先生《屈原赋校注》说:“此章言自陵阳渡江而入洞庭,过枉陼、辰阳入溆浦而上焉,盖纪其行也。发轫为济江,故题曰《涉江》也,……文义皆极明白,路径尤为明晰。”这段文字描绘了沅水流域的景物,成为我国最早的一首卓越的纪行诗歌,对后世同类诗歌的创作发生了影响。诗中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的有机结合,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在诗歌的第二段,通过行程、景物、季节、气候的描写和诗人心灵思想的抒发,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饱经沧桑,孤立无助,登上鄂渚回顾走过的道路的老年诗人的形象,又仿佛看到了一叶扁舟在急流漩涡中艰难前进,舟中的逐臣的心绪正与这小船的遭遇一样,有着抒发不完的千丝万缕的感情。而诗歌第三段进入溆浦之后的深山老林的描写,衬托出了诗人寂寞、悲愤的心情,也令读者不禁扼腕叹绝。本篇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也十分纯熟。诗歌一开始,诗人便采用了象征手法,用好奇服、带长铗、冠切云、被明月、佩宝璐来表现自己的志行,以驾青虬骖白螭、游瑶圃、食玉英来象征自己高远的志向。最后一段,又以鸾鸟、凤凰、香草来象征正直、高洁;以燕雀、乌鹊、腥臊来比喻邪恶势力,充分抒发了诗人内心对当前社会的深切感受。(林家骊)
11940 屈原 九章之五 怀沙 先秦 楚辞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眴兮杳杳,孔静幽默。郁结纡轸兮,离慜而长鞠。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拨正。玄文处幽兮,矇瞍谓之不章;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惟党人之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重华不可遌兮,孰知余之从容!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何故也?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也?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乱曰: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远忽兮。怀质抱情,独无匹兮。伯乐既没,骥焉程兮。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所畏惧兮?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注释初夏的天气盛阳,百草万木茂畅。我独不息地悲伤,远远走向南方。眼前一片苍茫,听不出丝毫声响。心里的忧思难忘,何能恢复健康?反省我的志向,遭受委屈何妨?我坚持我的故常,不能圆滑而不方。随流俗而易转移,有志者之所卑鄙。守绳墨而不变易,照旧地按着规矩。内心充实而端正,有志者之所赞美。工垂巧而不动斧头,谁知他合乎正轨?五彩而被人暗藏,瞎子说它不漂亮。离娄微闭着眼睛,盲者说他的目盲。白的要说成黑,高的要说成低。凤凰关进罩里,鸡鸭说是会飞。玉与石混在一道,好与坏不分多少。是那些人们的无聊,不知道我所爱好。责任大,担子重。使我担任不起。掌握着一些珍宝。不知向谁表示。村里的狗子成群,不常见的便要狂吠。把豪杰说成怪物,是庸人们的口胃。我文质彬彬,表里通达,谁都不知道我的出众。我鸿才博学,可为栋梁,谁都不知道我的内容。我仁之又仁,义之又义,忠诚老实以充实自己。舜帝已死,不可再生,谁都不知道我雍容的气度。自古来,贤圣不必同时,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夏禹和商汤已经远隔,就追慕也不能再世。抑制着心中的愤恨,须求得自己的坚强。就遭祸我也不悔改,要为后人留下榜样。像贪路赶掉了站口,已到了日落黄昏时候。姑且吐出我的悲哀,生命已经到了尽头。尾声:浩荡的沅水湘水呵,咕咕地翻波涌浪。长远的路程阴晦,前途是渺渺茫茫。不断地呕吟悲伤,永远地叹息凄凉。世间上既没有知己,有何人可以商量。我为人诚心诚意,但有谁为我佐证。伯乐呵已经死了,千里马有谁品评?各人的禀赋有一定,各人的生命有所凭。我要坚定我的志趣,决不会怕死贪生。无休无止的悲哀,令人深长叹息。世间混浊无人了解我,和别人没什么可说。死就死吧,不可回避,我不想爱惜身体。光明磊落的先贤呵,你们是我的楷式!(郭沫若译) 1.汩(gu3骨)徂:急行。2.眴(shun4瞬):同"瞬",看的意思。3.纡轸:委曲而痛苦。4.离慜(min3敏):遭忧患。鞠:困穷。5.刓(wan2完)方以为圜(yuan2圆):把方的削成圆的。刓,削。圜,同"圆"。6.常度:正常的法则。替:废也。7.易初:变易初心。本迪:变道。8.章:明也。志:记也。9.倕(chui2垂):人名,传说是尧时的巧匠。斵(zhuo2啄):砍,削。10.矇瞍(meng2 sou3蒙叟):瞎子。章:文彩。11.离娄:传说中的人名,善视。睇(di4弟):微视。12.瞽(gu3鼓):瞎子。13.笯(nu2奴):竹笼。14.鹜:鸭子。15.臧:同"藏"。指藏于胸中之抱负。16.瑾、瑜:均美玉。17.委积:丢在一旁堆着。18.遌(e4愕):遇。19.邈:遥远。20.大故:死亡。21.汩:指水流疾貌,或为水的急流声。22.脩:长。23.唫:同"吟"。此下四句据《史记》补入。24.焉:怎么,哪里。程:量也。25.错:同"措",安排。26.曾:同"增"。爰(yuan2援)哀:悲哀无休无止。《方言》:"凡哀泣而不止日爰"27.爱:吝惜。28.类:楷式,法。 赏析本诗作于屈原临死前,一般认为是诗人的绝命词。对诗题“怀沙”,历代颇有歧见。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以为是“怀抱沙石以自沉”。汪瑗《楚辞集解》认为:“怀者,感也。沙,指长沙。”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持相同见解:“曰怀沙者,盖寓怀其地(指长沙),欲往而就死焉耳。”从诗章本身内容情感和《史记》所载屈原身世经历看,“怀沙”指“怀抱沙石以自沉”的可信性应该更大些。诗篇开首先刻画诗人南行时的心情,两句极度表述忧郁、哀伤心理的诗句,一下子扣住了读者的心弦:“伤怀永哀兮”、“郁结纡轸兮”,——表明诗人在初夏时节步向南方时,悲愤的情绪已达到了难以自抑的地步。客观环境对此时人物的心绪起了极好的衬托作用——“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唯此“杳杳”“无所见”、“静默”“无所闻”,才更显出“岑僻之境,昏瞀之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如果诗人在临终前的心态仅仅只停留于这种悲哀的水准上,那么,无论诗篇本身还是诗人的形象,都难以令人产生共鸣和敬慕。诗人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没有将笔墨仅仅诉诸于个人遭遇的不幸与感伤上,而是始终同理想抱负的实现与否相联系,希冀以自身肉体的死亡来最后震撼民心、激励君主,唤起国民、国君精神上的觉醒,因而,诗篇在直抒胸臆之后,笔锋自然转到了对不能见容于时的原因与现状的叙述。随之出现的是一系列的形象比喻:或富理性色彩——“刓方为圜”、“章画志墨”、“巧倕不斵”——以标明自己坚持直道、不随世俗浮沉的节操;或通俗生动——“玄文处幽兮,矇瞍谓之不章”、“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怀瑾握瑜兮”、“邑犬之群吠兮”——用大量生活中习见的例子作譬,以显示自己崇高的志向与追求;这些比喻集中到一点,都旨在表述作者的清白、忠诚却不能见容于时,由此激发起读者的同情、理解与感慨,从而充实了作品丰厚的内在蕴含力,使之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正是由于有了上述一系列感情的铺垫,故而作者发抒临终前的慨叹便有了厚实的基础与前提,诗篇正文末段的“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人们读来也便更觉悲慨而泫然了。最后部分的“乱辞”,可以说是诗人情感达到高潮的表露。在前面历述现状、原因、心情等以后,诗人至此发出了浩叹与歌唱,它是全诗内容的总结与概括,也是诗人心声的集中倾诉。毫无疑问,在诗人看来,悲哀是悲哀,理想是理想,决不能因为自己行将死去而悲痛至放弃毕生追求的理想,唯有以己身之一死而殉崇高理想,才是最完美、最圆满的结局,人虽会死去,而理想却永远不会消亡。故而诗人最后唱道:“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通读全诗,我们发现,本篇在语言上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似有别于《九章》其他篇(《橘颂》除外):全诗句子大都不长,显得简短有力,读上去颇有急促感。从首句“滔滔孟夏兮”到篇终“乱辞”,几乎大多是四言句(加“兮”字为五言),——这显然是诗人的精心设计。作为临终前的绝命词,诗篇这样的处理,完全符合诗人的实际心境,或换言之,正因为面临自我选择的死亡,才会有气促情迫之感,而运用短促句,正是这种真切心境的实剖,既反映了此时此刻诗人的实际感受与心态,也在情感与表达形式上与诗的内涵浑然一体,从而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与匠心于此可见一斑。(徐志啸)
11941 屈原 九章之八 橘颂 先秦 楚辞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注释题解: 赞颂橘树之美。“颂”是一种诗体,取义于《诗经》“风、雅、颂”之“颂”。前人多以为此诗作于屈原青少年时代,也有人以为作于放逐江南时期。清姚鼐“疑此篇尚在怀王朝初被谗时所作”,似更符合诗中“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等句透露的诗人境遇。你天地孕育的橘树哟,生来就适应这方水土。禀受了再不迁徙的使命,便永远生在南楚。你扎根深固难以迁移,立志是多么专一。叶儿碧绿,花儿素洁,意态又何其缤纷可喜。层层树叶间虽长有刺儿,果实却结得如此圆美。青的黄的错杂相映,色彩哟简直灿若霞辉。你外色精纯内瓤洁白,正如堪托大任的君子。气韵芬芳,仪度潇洒,显示着何其脱俗的美质。我赞叹你南国的橘树哟,幼年立志就与众迥异。你独立于世不肯迁移,这志节岂不令人欣喜。你扎根深固难以移徙,开阔的胸怀无所欲求。你疏远浊世超然自立,横耸而出决不俯从俗流。你坚守着清心谨慎自重,何曾有什么罪愆或过失。你那无私的品行哟,恰可与天地比德。我愿在众卉俱谢的岁寒,与你长作坚贞的友人。你秉性善良从不放纵,坚挺的枝干纹理清纯。即使你现在年岁还轻,却已可做我钦敬的师长。你的品行堪比伯夷,将永远是我立身的榜样。 1.后皇:皇天后土。嘉:美,或释为生育。2.徕:同“来”。服:服习南国水土。曾(ceng2层):通“层”。曾枝,层层枝叶。3.剡(yan3演)棘:尖刺。橘枝有刺。4.圆果:指橘子。抟(tuan2团):通“团”,指橘子长得圆美。5.青黄杂糅:橘子皮色有青有黄,相互错杂。6.文章:文采,此指橘子色彩。烂:灿烂。7.精色:橘子外表颜色鲜明。内白:橘子内瓤洁白。8.任:担当重任。9.纷緼:同“氛氲”,香气盛貌。宜脩:美好。10.姱(kua1夸):美好。11.廓:空廓,此指胸怀开阔。12.苏世:在世上保持清醒,或日疏远俗世。13.横:横立世上,或释为栏木,以喻自我约束。不流:不随从流俗。14.秉:执,持。15.参:合。参天地,上合天地无私之德。16.岁:岁暮。并谢:百花一齐凋谢。17.与长友:长与橘为朋友。橘树四季常青,不因岁寒而凋。18.淑:美,善。离:通“丽”,附丽。淫:放荡。19.梗:直。理:纹理。此以橘之干直而有纹理,喻人之坚守直道、符合正理。20.比:比美。伯夷:商末孤竹君之子,周灭商,伯夷与弟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中。是后世称颂的有节之士。21.置:植,立。像:榜样。 赏析南国多橘,楚地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故乡了。《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可见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不过橘树的习性也奇:只有生长于南土,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涩的枳实了。《晏子春秋》所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不是一大缺憾吗?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橘颂》可分两节,第一节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开笔“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等三句就不同凡响:一树坚挺的绿橘,突然升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它深深扎根于“南国”之土,任凭什么力量也无法使之迁徙。那凌空而立的意气,“受命不迁”的坚毅神采,顿令读者升起无限敬意!橘树是可敬的,同时又俊美可亲。诗人接着以精工的笔致,勾勒它充满生机的纷披“绿叶”,晕染它雪花般蓬勃开放的“素荣”;它的层层枝叶间虽也长有“剡棘”,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它所贡献给世人的,却有“精色内白”,光采照人的无数“圆果”!屈原笔下的南国之橘,正是如此“纷緼宜修”、如此堪托大任!本节虽以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人们却可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嘉树”的一派自豪、赞美之情。橘树之美好,不仅在于外在形态,更在于它的内在精神。本诗第二节,即从对橘树的外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屈原在《离骚》中,曾以“羌无实而容长”(外表好看,却无美好的内质),表达过对“兰”、“椒”(喻指执掌朝政的谗佞之臣)等辈“委其美而从俗”的鄙弃。橘树却不是如此。它年岁虽少,即已抱定了“独立不迁”的坚定志向;它长成以后,更是“横而不流”、“淑离不淫”,表现出梗然坚挺的高风亮节;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它也依然郁郁葱葱,决不肯向凛寒屈服。诗中的“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一句,乃是沟通“物我”的神来之笔:它在颂橘中突然揽入诗人自己,并愿与橘树长相为友,面对严峻的岁月,这便顿使傲霜斗雪的橘树形象,与遭谗被废、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叠印在了一起。而后思接千载,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收结,全诗境界就一下得到了升华——在两位古今志士的遥相辉映中,前文所赞美的橘树精神,便全都流转、汇聚,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伟大志士精神之象征,而高高映印在历史天幕上了!从现在所能见到的诗作看。《橘颂》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物诗。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楚辞灯》)的奇特境界。从此以后,南国之橘便蕴含了志士仁人“独立不迁”、热爱祖国的丰富文化内涵,而永远为人们所歌咏和效法了。这一独特的贡献,无疑仅属于屈原,所以宋刘辰翁又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潘啸龙)
11942 屈原 九章之六 思美人 先秦 楚辞 思美人兮,揽涕而竚眙。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而莫达。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迅高而难当。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初而屈志。独历年而离愍兮,羌凭心犹未化。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车既覆而马颠兮,蹇独怀此异路。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是时。指嶓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揽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解萹薄与杂菜兮,备以为交佩。佩缤纷以缭转兮,遂萎绝而离异。吾且儃徊以娱忧兮,观南人之变态。窃快在中心兮,扬厥凭而不竢。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纷郁郁其远蒸兮,满内而外扬。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令薜荔以为理兮,惮举趾而缘木。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褰裳而濡足。登高吾不说兮,入下吾不能。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命则处幽吾将罢兮,愿及白日之未暮也。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注释题解:思念楚君。怀念着我心爱的人呵,揩干眼泪而远望。没人介绍而路又迢遥,有话却无法成章。我至诚一片而蒙冤,我进退两难而不前。愿每日陈述我的心思,心思沉顿而难表现。愿浮云为我捎信,云师却不肯讲情。托鸿鸟为我传书,鸿高飞而不应命。我难比帝喾高辛,能遇凤凰而授卵。要变节而随流俗,我知耻而有所不敢。多年来我遭受摧残,毫不减我心中的愤懑。宁失意而长此终身,我何能如掌之易反?我明知正路难通,但我不能不走正路。尽管是车翻而马倒,我依然望着前途。我再把好马辔上,请造父为我执鞭。慢慢地走,不必驱驰,让我把光景留连。指着嶓冢山的西边,那汉水发源地点,就走到日落昏黄,也莫嫌道途遥远。我姑且等待明年,艳阳的春日绵绵。我要放怀地歌唱,逍遥在江水、夏水之边。我攀摘灌木中的苻蓠,我采集沙滩上的卷施。和古人可惜不能同时,摘来香草呵同谁赏识。采取萹蓄与同蔬菜,尽可以纽成环佩。也未尝不好看一时,终萎谢而遭毁败。我姑且快乐逍遥,观赏南方人的异态。只求我心中快活,把愤懑置诸度外。芳香与污秽杂混一起呵,芳花终会卓然自现。馥郁的芳香必然远扬。内部充实外表自有辉光。只要真诚的素质长保不亡,声名会突破一切的阻障。想请薜荔替我说合,又怕走路去攀上树子。想采荷花替我媒介,又怕下水打湿了裙子。登高吧,我不高兴,下水吧,我也不能。固然是我手足不惯。我犹豫而心不能定。完全依照着旧贯,我始终不肯改变。命该受难我也不管,趁着这日子还未过完,一个人孤单地走向南边,只想追求彭咸的典范。(郭沫若译) 1.揽:收的意思,在这里即“揩干”之意。伫眙(zhu4 chi4):立视。伫,立;眙,视。2.诒(yi2移):赠予。3.蹇(jian3简)蹇:同“謇謇”,忠信正直之貌。4.申旦:犹申明。5.沉菀(yu4玉):沉闷而郁结。6.丰隆:云师。7.羌:句首语气词。宿高:宿高枝。8.灵盛:言神灵。9.诒:指聘礼。10.离愍:遭遇祸患。11.冯(ping2凭)心:愤懑的心情。冯,通“凭”。12.隐闵:隐忍忧悯。寿考:犹言老死。13.遂:顺利。14.蹇:犹羌、乃,句首发语词。15.造父:周穆王时人,以善于驾车闻名。16.迁:前进。逡次:缓行。17.假日:费日。18.西隈:西面的山边。19.纁(xun1熏)黄:黄昏之时。纁,一作“曛”。20.揽:采摘。茝(zhi3止):一种香草。21.搴(qian1千):拔取。22.萹(bian1边)薄:指成丛的萹蓄一类野草。23.儃佪(chan2 huai2蝉怀):徘徊。24.窃:私,隐藏不公开的。25.扬:捐弃。厥凭:愤懑之心。26.闻:声名。章:同“彰”,明也。27.理:提婚人,媒人。28.惮:害怕。举趾:提起脚步。29.褰(qian1千):撩起,揭起。濡(ru2如):沾湿。30.说:同“悦”。31.容与:迟疑不前的样子。32.广遂:多方求实。 赏析对本篇诗的著作权问题,现代不少学者曾有怀疑,引起过一些争议;笔者以为,由于所持论据尚欠充分,这些怀疑说服力不足,本诗的著作权仍应归屈原本人。篇题为“思美人”,美人系指楚君王(怀王或顷襄王)。诗为屈原于江南放逐途中所作,表述的心愿仍为思国、思乡和美政理想一定要实现,希望君主不重蹈历史覆辙,努力振兴楚国。本诗最大的特点即是“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王逸《楚辞章句·离骚解题》),如同《离骚》一样,诗中处处都体现出“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脩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同上)的鲜明特色。首先,诗题“思美人”即是“灵脩美人以媲于君”的体现;“美人”在诗中毫无疑问是指楚君主,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美女。(至于是哪位君主——怀王抑或顷襄王,历来有争议。)屈原撰写此诗的目的,就是试图以思女形式,寄托自己对君主的希冀,以求得到君主的信赖而实现理想目标。诗一开篇即陈述了诗人思女的行为——“揽涕”、“伫眙”,感情真挚而又炽烈。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拘牵——无良媒,致使他“志沉菀而莫达”,一再申言也无济于事。不过,诗人并不因此而完全丧失信心,他仍竭尽全力地努力追求:“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直至诗篇之末,诗人明知自己已实在无能为力了,却仍不改“度”——努力的行为不得已作罢,而节操却始终不易。诗篇在写美人的同时,也写到了香花美草,它们均一一“以配忠贞”:沿江夏行进时,诗人“擥芳茝”、“搴宿莽”、“解萹薄与杂菜”,这里的“芳茝”、“宿莽”、“萹薄”、“杂菜”,均非实指植物,而是用以喻指才能,诗人一路采摘、佩饰它们,乃是为自己为国效力时作准备。遗憾的是美人——君主并不赏识,致使诗人只得发出“吾谁与玩此芳草”的慨叹。这还不够,诗人更以芳草自譬,说芳草与污秽杂糅,作为芳草,终能卓然自现,而决不会为污秽所没;又将芳草比作媒人,“令薜荔以为理”、“因芙蓉而为媒”,欲通过这些媒人而向美人求爱,但又缺乏勇气。毫无疑问,美人、鲜花、香草,在诗篇中都一一成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化象征者,它们在表现诗人本身的气质形象及体现诗篇的主旨方面起了极好的烘托作用。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大胆地将地上与天国、人间与仙境、历史与现实等有机地融合一体,让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一起,从而形成浓烈的浪漫奇特风格,是本篇又一突出的艺术手法。诗人在求美人未成后,思绪难以自抑,情感受到挫伤,此时,处于现实困境的人物突然想到了神话人物、历史人物——“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这些神话人物与历史人物的闯入,大大丰富了诗章的艺术内涵,拓展了读者的想像思维空间,显示了诗人超常的艺术想像力;正由于此,本诗才更显出想像奇特、神思飞扬的特点,表现出与《九章》其他篇有所不同的风格与色彩。(徐志啸)
11943 屈原 九章之四 抽思 先秦 楚辞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数惟荪之多怒兮,伤余心之忧忧。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憍吾以其美好兮,览余以其修姱。与余言而不信兮,盖为余而造怒。愿承閒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悲夷犹而冀进兮,心怛伤之憺憺。兹历情以陈辞兮,荪详聋而不闻。固切人之不媚兮,众果以我为患。初吾所陈之耿著兮,岂至今其庸亡?何独乐斯之謇謇兮?愿荪美之可光。望三王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夫何极而不至兮,故远闻而难亏。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少歌曰:与美人抽思兮,并日夜而无正。憍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辞而不听。倡曰: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惸茕独而不群兮,又无良媒在其侧。道卓远而日忘兮,愿自申而不得。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愿径逝而未得兮,魂识路之营营。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乱曰:长濑湍流,溯江潭兮。狂顾南行,聊以娱心兮。轸石崴嵬,蹇吾愿兮。超回志度,行隐进兮。低徊夷犹,宿北姑兮。烦冤瞀容,实沛徂兮。愁叹苦神,灵遥思兮。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注释心里的忧愁万分郁结,孤独地唉声叹气不断悲伤。思来想去怎么也不能开怀,只恨长夜漫漫天总不亮。秋风一吹万物都要萧条,坏人当道真是一片糟糕!你为什么那样地容易急躁,你使我心神不安呵,尊贵的香草!想索性离开故乡跑向国外,看到人民的灾难又镇定下来。我把菲薄的衷情织成歌辞,想呈现给你呀,我所敬爱。你早先已经给我约好,我们在黄昏时候见面。但你在半途又改变了,丢掉了我去和别人缠绵。你把你的美好向我夸耀,你把你的长处向我矜示。你对我说的话全不守信用,你只是无原故地对我生气。想乘着你空闲自行表白,心里害怕又不敢这样做。我踌躇,但我总想见你,可怜我的心是徬徨无主。我把这情景编成了歌辞,但你假装耳聋不肯倾听。我知道直切的人不会讨好,大家也真的当我成眼中钉。以前我所陈述的有凭有据,难道到现在便都已经忘了?我为什么总喜欢侃侃而谈,是希望你的光彩更加辉耀。愿以三王五伯作为你的榜样,愿以彭咸作为我自己的典型。我们一切都要做到尽善尽美,普天下都要传遍我们的名声。善行要靠自己努力,不从外来,名声要与实际相符,不要虚假。哪有不给予的而能得到酬报?哪有不种瓜的而能够得到瓜?小歌:我为美人唱出我的幽情,日日夜夜都没人佐证。把他的美好向我矜骄,把我的歌辞在耳边溜掉。唱道:一只鸟儿从南方飞来,停留在汉水之北。毛羽十分美丽,孤单地在异乡作客。没有一个知交,也没有谁介绍。相隔既远而被人忘怀。要自荐也没有路道。望着北山而流眼泪,对着流水而自哀悼。孟夏的夜景本来很短,为什么长起来就像一年?郢都的路途确是遥远,梦魂一夜要走九遍。我不管是弯路还是捷径,只顾南行戴着日月与星星。想直走但又未能,梦魂往来多么劳顿。为什么我的性情这样端直,别人的看法却和我不同。替我媒介的人都欠工夫,也还不知道我的从容。尾声:水浅滩长,我溯沧浪而上。回望南方,聊以解慰愁肠。怪石崎岖,行走不如人愿。迂回超越,使我进退两难。迟疑不进,落宿在这北姑。心烦意乱,万事颠沛胡涂。叹息悲伤,神魂飞向远处。地偏路远,没人代为诉苦。调整思路,作歌聊以自娱。忧愁难解,有谁可以告诉? (郭沫若译) 1.郁郁:忧伤郁结。2.永叹:长叹。增伤:加倍忧伤。3.蹇产:曲折。4.曼:义同"曼曼",长的样子。5.回极:指风的动态。回,回旋;极,至也。6.数(shuo4烁)惟:屡次想到。荪(sun1孙):一种香草,这里比喻怀王。7.忧忧:忧愁。8.尤:同"疣",病痛。9.矫:举。美人:指怀王。10.诚言:彼此说定的话。11.羌:句首语气词。回畔:中途转折,这里有反悔之意。12.他志:别的主意与打算。13.憍:通"骄"。14.览:炫示之意。脩姱(kua1):美好。15.盖:通"盍",为什么。16.间:空隙。17.震悼:恐惧。18.夷犹:犹豫。冀进:希望靠拢君主。19.怛(da2达):伤痛。憺(dan4旦)憺:言心情动荡不安。20.兹:此。历:列举。21.详(yang2佯):借为"佯",假装。22.切人:垦切、直切的人。23.耿著:明白。24.庸亡:庸,遂;亡,忘。25.毒:通"独"。药:当作"乐"。謇謇:忠贞之貌。26.三五:指三王五伯(或谓三皇五帝)。27.仪:法则。28.敖:通"傲"。朕:我。29.牉(pan4判):离异。30.惸(qiong2穷):孤。31.卓远:遥远。32.孟夏:初夏。33.辽远:遥远。34.曾不知:竟不知。35.径逝:直逝,取直路走。36.濑(lai4赖):滩流。37.轸(zhen3诊):形容石的形状方如车轸,奇形怪状。崴嵬:高耸不平貌。38.蹇:曲折。39.瞀(mao4冒)容:乱貌。40.沛徂:情绪急而颠沛奔走。41.道思:且行且思。作颂:作歌。 赏析题目“抽思”,取之于诗篇中“少歌”之首句(此句“抽怨”一本作“抽思”)。对“抽思”的解释,王逸《楚辞章句》谓:“为君陈道、拔恨意也。”朱熹《楚辞集注》认为:“抽,拔也。思,意也。”王夫之《楚辞通释》说:“抽,绎也。思,情也。”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以为:“抽,拔也。抽思,犹言剖露其心思,即指上陈之耿著言。”比较起来,似王夫之的说法较为可取,本篇所写,乃是把蕴藏在内心深处像乱丝般的愁情抽绎出来。从体式上看,本篇有个与它篇不尽合一的独特篇章结构:除篇尾有“乱辞”外(这是《九章》中多数篇所具备),还增加了“少歌”与“倡曰”两种形式,此为它篇(如《离骚》、《九歌》及《九章》其它篇等)所罕见。所谓“少歌”,朱熹《楚辞集注》认为乃类同于“小歌”,是诗章前部分内容的小结;所谓“倡曰”,即是“唱曰”,是诗章第二部分内容的发端。联系本篇整体内容,这别具一格的“少歌”与“倡曰”至少起了两个作用:其一,内容结构上的转换,由前半部分刻画与君不合、劝谏无望而生的忧思之情,转向了独处汉北时心情的描摹,“少歌”与“倡曰”在这里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诗篇顺理成章;其二,诗篇的结构体式有所突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避免了单一化叙述的单调与呆板,产生了回旋曲折的艺术效果。全诗最大的特色,应该是流贯全篇的缠绵深沉、细腻真切的怨愤之情,它贯穿了诗的始终,又紧扣了诗题“抽思”,并时时与之相照应。诗篇一开首即扣住了题目(《抽思》)——以忧伤入题,用一连串具有鲜明感情色彩的词汇一下子将读者引入了“忧伤”的氛围,从而步入了诗人刻意营造的感情王国。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是随着诗章的逐步展开而渐次委婉吐露的。诗篇先从比喻人手,描述了诗人的忧思之重犹如处于漫漫长夜之中,曲折纠缠而难以解开,由此自然联系到了自然界——“谓秋风起而草木变色也”(朱熹语);继而写到了楚怀王,由于他的多次迁怒,而使诗人倍增了忧愁,虽有一片赤诚之心,却仍无济于事,反而是怀王多次悔约,不能以诚待之。诗人试图再次表白自己希冀靠拢君王,却不料屡遭谗言,其心情自不言而喻——“震悼”、“夷犹”、“怛伤”、“憺憺”,一系列刻画内心痛苦词语的运用,细致入微地表现了诗人的忠诚与不被理解的窘迫。“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一番表露,既是真诚的内心剖白,也是寄寓深邃哲理、予人启迪的警策之句,赋予诗章以理性色彩。“少歌”后的“倡曰”部分,叙述角度有所转换。这部分以由南飞北的鸟儿作譬,刻画了诗人独处汉北时“独而不群”、“无良媒”的处境,其时其地,诗人的忧思益增;“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两句,令人读之怃然。值得注意的是,诗篇至此巧妙地插进了一段梦境的描写,以此抒写诗人对郢都炽烈的怀念,使读者似乎看到诗人的梦魂由躯体飘出,在星月微光下,直向郢都飞逝,而现实的毁灭在空幻的梦境中得到了暂时的慰藉。这是一段极富浪漫色彩的描绘,读者似与诗人一起,带着忧思,追寻、飞翔……诗篇最后部分的“乱辞”完全照应了开头,也照应了诗题。诗人最终唱出的,依然是失望之辞——因为,梦幻毕竟是梦幻,现实终究是现实,处于进退两难之中的诗人,无法也不可能摆脱既成的困境,他唯有陷入极度矛盾之中而藉诗章以倾吐心绪,此外别无选择。(徐志啸)
11949 诗经 九罭 先秦 - 九罭[1]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於女信处。鸿飞遵陆,公归不复,於女信宿。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注释:[1]:音玉,一种捕鱼的细网鸿:鸿鹄,喻男子信处:再处,再宿以有:与友,相亲相爱出处诗经·国风·豳风
11962 宋玉 九辩 先秦 楚辞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 去乡离家兮徠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 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柰何! 蓄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食事。 原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 车既驾兮朅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 倚结軨兮长太息,涕潺湲兮下霑轼。 慷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 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 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 叶菸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 颜淫溢而将罢兮,柯仿佛而萎黄。 萷櫹椮之可哀兮,形销铄而瘀伤。 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 揽騑辔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 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 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攘。 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 心怵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 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 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 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飏! 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於众芳。 闵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心闵怜之惨悽兮,原一见而有明。 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而增伤。 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 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漧? 塊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 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台而取路。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驹跳而远去。 凫雁皆唼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 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 众鸟皆有所登栖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 原衔枚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洽。 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 谓骐骥兮安归?谓凤皇兮安栖? 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骐骥伏匿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 鸟兽犹知怀德兮,何云贤士之不处? 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餧而妄食。 君弃远而不察兮,虽原忠其焉得? 欲寂漠而绝端兮,窃不敢忘初之厚德。 独悲愁其伤人兮,冯郁郁其何极? 霜露惨悽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济。 霰雪雰糅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 原徼幸而有待兮,泊莽莽与野草同死。 原自往而径游兮,路壅绝而不通。 欲循道而平驱兮,又未知其所从。 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厌按而学诵。 性愚陋以褊浅兮,信未达乎从容。 窃美申包胥之气晟兮,恐时世之不固。 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凿! 独耿介而不随兮,原慕先圣之遗教。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 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 食不媮而为饱兮,衣不苟而为温。 窃慕诗人之遗风兮,原讬志乎素餐。 蹇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 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不得见乎阳春。 靓杪秋之遥夜兮,心缭悷而有哀。 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怅而自悲。 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偕。 白日宛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 岁忽忽而遒尽兮,老冉冉而愈弛。 心摇悦而日幸兮,然怊怅而无冀。 中憀恻之悽怆兮,长太息而增欷。 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 事亹亹而觊进兮,蹇淹留而踌躇。 何氾滥之浮云兮?猋廱蔽此明月。 忠昭昭而原见兮,然霠曀而莫达。 原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 窃不自料而原忠兮,或黕点而汙之。 尧舜之抗行兮,了冥冥而薄天。 何险巇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 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 被荷裯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带。 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秽。 事绵绵而多私兮,窃悼後之危败。 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昧! 今修饰而窥镜兮,後尚可以[穴鼠]藏。 原寄言夫流星兮,羌儵忽而难当。 卒廱蔽此浮云,下暗漠而无光。 尧舜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適。 谅无怨於天下兮,心焉取此怵惕? 乘骐骥之浏浏兮,驭安用夫强策? 谅城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介之何益? 邅翼翼而无终兮,忳惛惛而愁约。 生天地之若过兮,功不成而无嶜。 原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 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而自苦。 莽洋洋而无极兮,忽翱翔之焉薄? 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 甯戚讴於车下兮,桓公闻而知之。 无伯乐之相善兮,今谁使乎誉之? 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 纷纯纯之原忠兮,妒被离而鄣之。 原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乘精气之抟抟兮,骛诸神之湛湛。 骖白霓之習習兮,历群灵之丰丰。 左硃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躣躣。 属雷师之阗阗兮,通飞廉之衙衙。 前轻辌之锵锵兮,後辎乘之从从。 载云旗之委蛇兮,扈屯骑之容容。 计专专之不可化兮,原遂推而为臧。 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注释教人悲伤啊秋天的气氛,大地萧瑟啊草木衰黄凋零。凄凉啊好像要出远门,登山临水送别伤情。空旷啊天宇高秋气爽,寂寥啊积潦退秋水清。凄凉叹息啊微寒袭人,悲怆啊去新地离乡背井,坎坷啊贫士失官心中不平。孤独啊流落在外没朋友,惆怅啊形影相依自我怜悯。燕子翩翩飞翔归去啊,寒蝉寂寞也不发响声。大雁鸣叫向南翱翔啊,鵾鸡不住地啾啾悲鸣。独自通宵达旦难以入眠啊,聆听那蟋蟀整夜的哀音。时光匆匆已经过了中年,艰难阻滞仍是一事无成。悲愁困迫啊独处辽阔大地,有一位美人啊心中悲凄。远离家乡啊异地为客,漂泊不定啊如今去哪里?一心思念君王啊不能改变,有什么办法啊君王不知。积满哀怨啊积满思虑,心中烦闷啊饭也不想吃。但愿见一面啊诉说心意,君王心思啊却与我相异。驾起马车啊去了还得回,不能见你啊伤痛郁悒。倚靠着车箱啊长长叹气,泪水涟涟啊沾满车轼。慷慨决绝啊实在不能,一片纷乱啊心惑神迷。自怨自悲啊哪有终极,内怀忠忱啊精诚耿直。上天将一年四季平分啊,我悄然独自悲叹寒秋。白露降下沾浥百草啊,衰黄的树叶飘离梧桐枝头。离开明亮的白日昭昭啊,步入黑暗的长夜悠悠。百花盛开的时季已过啊,余下枯木衰草令人悲愁。白露先降带来深秋信息啊,预告冬天又有严霜在后。夏日的繁茂今都不见啊,生长培养的气机也全收。叶子黯淡没有光彩啊,枝条交叉纷乱杂凑。草木改变颜色将衰谢啊,树干萎黄好像就要枯朽。见了光秃秃树顶真可哀啊,见了病恹恹树身真可忧。想到落叶衰草相杂糅啊,怅恨好时光失去不在当口。抓住缰绳放下马鞭啊,百无聊赖暂且缓缓行走。岁月匆匆就将到头啊,恐怕我的寿命也难长久。痛惜我生不逢时啊,遇上这乱世纷扰难以药救。徘徊不止独自徙倚啊,听西堂蟋蟀的鸣声传透。心中惊惧大受震动啊,百般忧愁为何萦绕不休?仰望明月深深叹息啊,在星光下漫步由夜而昼。暗自悲叹蕙花也曾开放啊,千娇百媚开遍华堂。为何层层花儿没能结果啊,随着风雨狼藉飘扬?以为君王独爱佩这蕙花啊,谁知你将它视同众芳。哀悯奇思难以通达啊,将要离开君王远飞高翔。心中悲凉凄惨难以忍受啊,但愿见一面倾诉衷肠。一次次想着无罪而生离啊,内心郁结而更增悲伤。哪能不深切思念君王啊?君王的大门却有九重阻挡。猛犬相迎对着你狂叫啊,关口和桥梁闭塞交通不畅。上天降下绵绵的秋雨啊,下方几时能有干燥土壤?孑然一身守在荒芜沼泽啊,仰望浮云在天叹声长长。为何时俗是那么的工巧啊?违背准绳而改从错误。抛弃骏马不愿骑乘啊,鞭打劣马竟然就上路。世上难道缺乏骏马啊?实在是没人能好好驾御。看到拿缰绳的人不合适啊,骏马也会蹦跳着远去。野鸭大雁都吞吃高粱水藻啊,凤凰却要扬起翅膀高翥。好比圆洞眼安装方榫子啊,我本来就知道难以插入。众鸟都有栖息的窝啊,唯独凤凰难寻安身之处。但愿口中衔枚能不说话啊,想到曾受你恩惠怎能无语。姜太公九十岁才贵显啊,真没有君臣相得的好机遇。骏马啊应当向哪儿归依?凤凰啊应当在哪儿栖居?改变古风旧俗啊世道大坏,今天相马人只爱马的肥腴。骏马隐藏起来看不到啊,凤凰高高飞翔不肯下去。鸟兽也知应该怀有美德啊,怎能怪贤士避世隐居不出?骏马不急于进用而驾车啊,凤凰不贪喂饲乱吃食物。君王远弃贤士却不觉悟啊,虽想尽忠又怎能心满意足。要默默与君王断绝关系啊,私下却不敢忘德在当初。独自悲愁最能伤人啊,悲愤郁结终极又在何处!寒霜凉露交加多凄惨啊,心中还希望它们无效。雪珠雪花纷杂增加啊,才知道遭受的命运将到。愿怀着侥幸有所等待啊,在荒原与野草一起死掉。愿径自前行畅游一番啊,路又堵塞不通去不了。想沿着大道平稳驱车啊,怎样去做却又不知道。走到半路就迷失了方向啊,自我压抑去学诗搞社交。秉性愚笨孤陋褊狭浅直啊,真没领悟从容不迫的精要。私下赞美申包胥的气概啊,恐怕时代不同古道全消。如今世俗是多么的巧诈啊,废除前人的规矩改变步调。独立耿直不随波逐流啊,愿缅怀前代圣人的遗教。在污浊的世界得到显贵啊,不能让我心中快乐而欢笑。与其没有道义获取名誉啊,宁愿遭受穷困保持清高。取食不苟且求得饱腹就行啊,穿衣不苟且求得暖身就好。私下追慕诗人的遗风啊,以无功不食禄寄托怀抱。充满委屈而没有头绪啊,流浪在莽莽原野荒郊。没有皮袄来抵御寒冬啊,恐怕死去春天再也见不到。寂静的暮秋长夜啊,心中萦绕着深深的哀伤。岁月匆匆年龄渐老啊,就这样惆怅自感悲凉。四季相继又是一年将尽啊,日出月落总不能并行天上。太阳曚昽将要西下啊,月亮也消蚀而减少了清光。一年忽悠悠马上过去啊,衰老慢慢逼近精力渐丧。心中摇荡每天怀着侥幸啊,但总是充满忧虑失去希望。心中惨痛凄然欲绝啊,长长叹息又加以悲泣难当。时光如水一天天流逝啊,老来倍感空虚安身无方。办事勤勉希望进用啊,但停滞不前徒自徬徨。为何浮云漫布泛滥天空啊,飞快地遮蔽这一轮明月。忠心耿耿愿作奉献啊,可浓云阴风隔离难以逾越。祈愿红日朗照天地啊。云雾蒙蒙却把它遮却。不自思量只想着效忠啊,竟有人用秽语把我污蔑。尧帝舜帝的高尚德行啊,光辉赫赫上与天接。为何遭险恶小人的嫉妒啊,蒙受不慈的冤名难以洗雪?那昼日夜月照耀天地啊,尚且有黯淡现黑斑的时节。何况一个国家的政事啊,更是头绪纷繁错杂纠结。披着荷叶短衣很轻柔啊,但太宽太松不能结腰带。骄傲自满又夸耀武功啊,辜负左右耿直臣子的忠爱。憎恨赤诚之士的美德啊,喜欢那些人伪装的慷慨。群奸迈着碎步越发得意啊,贤人远远地跑得更快。农夫停止耕作自在逍遥啊,就怕田野变得荒芜起来。事情琐细却充满私欲啊,暗自悲痛后面的危险失败。世人都一样地自我炫耀啊,诋毁与赞誉多么混乱古怪。如今认真打扮照照镜子啊,以后还能藏身将祸患躲开。愿托那流星作使者传话啊,它飞掠迅速难以坐待。终于被这片浮云挡住啊,下面就黑暗不见光彩。尧帝舜帝都能任用贤人啊,所以高枕无忧十分从容。诚然不受天下人埋怨啊,心中哪会有这种惊恐。乘着骏马畅快地奔驰啊,驾驭之道岂须马鞭粗重。高大的城墙实在不足依靠啊,虽然铠甲厚重又有什么用。谨慎地回旋不前没完了啊,忧郁昏沉愁思萦绕心胸。生在天地之间如同过客啊,功业未成总效验空空。愿埋没于人丛不现身影啊,难道还想在世上扬名取荣。飘荡放浪一无所遇啊,真愚昧不堪自找苦痛。渺茫一片没有尽头啊,忽悠悠徘徊何去何从?国有骏马却不知道驾乘啊,惶惶然又要索求哪种?宁戚在马车下唱歌啊,桓公一听就知他才能出众。没有伯乐相马的好本领啊,如今让谁作评判才最公?怅惘流泪且思索一下啊,着意访求才能得到英雄。满怀热忱愿尽忠心啊,偏有人嫉妒阻挠乱哄哄。愿赏还没用的身子离去啊,任远游的意志翱翔云中。乘着天地的一团团精气啊,追随众多神灵在那天穹。白虹作骖马驾车飞行啊,经历群神的一个个神宫。朱雀在左面翩跹飞舞啊,苍龙在右面奔行跃动。雷师跟着咚咚敲鼓啊,风伯跟着扫尘把路辟通。前面有轻车锵锵先行啊,后面有大车纷纷随从。载着云旗舒卷飘扬啊,扈从聚集的车骑蜂拥。计议早定专心不能改啊,愿推行良策行善建功。仰仗上天的深厚恩德啊,回来还及见君王吉祥无凶。 1.摇落:动摇脱落。2.憭慄(liao3 li4潦利):凄凉。3.泬(xue4穴)寥:空旷寥廓。4.寂漻(liao4寂寥):即"寂寥"。潦:积水。5.憯(can3惨)凄:同"惨悽"。欷:叹息。中:袭。6.怆怳(huang3恍):失意的样子。懭悢(kuang4 lang3况朗)也是失意的样子。7.坎廪(lin3凛):坎坷不平。廪,同"壈(lan3懒)"。8.廓落:空虚寂寞的样子。羁旅:滞留外乡。友生:友人。9.雍雍:雁鸣声。10.鵾鸡:一种鸟,黄白色,似鹤。啁哳(zhao1 zha1招渣):鸟鸣声繁细。11.亹(wei3伪)亹:行进不停的样子。12.蹇(jian3简):发语词。淹留:滞留。13.绎:"怿"的假借,愉快。14.徕远客:来作远客。15.薄:同"迫",接近。16.烦憺(dan4):烦闷,忧愁。17.朅(qie4切):去。18.结軨(ling2铃):车厢。用木条构成,故称。19.潺湲(yuan2圆):流水声,此喻泪流不止。轼:车前横木。20.忼(kang1慷)慨:同"慷慨"。21.瞀(mao4)乱:心中烦乱。22.怦怦:忠诚的样子。23.廪:同"凛",寒冷。24.奄:忽。离披:枝叶分散低垂,萎而不振的样子。25.芳蔼:芳菲繁荣。26.萎约:枯萎衰败。27.恢台:广大昌盛的样子。28.欿傺(kan3 chi4砍赤):王逸《楚辞章句》:"楚人谓住曰傺也。"《文选》"欿傺"作"坎傺",吕延济注:"陷止也。"谓草木繁盛的景象停止。29.菸邑(yu1 yi4淤义):黯淡的样子。30.烦挐(na2拿):稀疏纷乱的样子。挐,同"拿"。31.淫滥:过甚。罢(pi2疲):同"疲"。32.萷(shao1梢):同"梢",枝条。櫹槮(xiao1 shen1萧深):枝叶光秃秃的样子。33.销铄:指毁伤。34.纷糅:枯枝败草混杂。35.騑(fei1飞):骖马,驾在车子两边的马。节:马鞭。36.相佯:犹言徜徉。37.遒:迫近。38.将:长。39.俇(kuang2狂)攘:纷扰不安。40.容与:迟缓不前的样子。41.怵(chu4触)惕:惊惧。42.极明:到天亮。43.敷:伸展,借指花朵开放。44.旖旎:此为花朵繁盛的样子。都房:北堂。45.曾:"层"的假借。46.服:佩戴。47.羌:发语词。48.闵:同"悯"。49.有明:朱熹《楚辞集注》:"有以自明也。"即自我表白。50.结轸(zhen3诊):愁思郁结。51.郁陶:忧思深重。52.狺(yin2银)狺:狗叫声。53.梁:桥。54.淫溢:雨下个不止的样子。55.后土:大地。古人常以"后土"与"皇天"对称。56.块:块然,孤独的样子。无:通"芜"。泽:沼泽。57.绳墨:绳线和墨斗,是木工画直线的工具,借指规则法度。错:同"措"。58.驽骀(nu2 tai2奴台):劣马。59.駶(ju2局)跳:跳跃。60.唼(sha4厦):水鸟或鱼吃东西。61.圆凿而方枘(rui4锐):圆的洞眼安方的榫子。62.鉏鋙(ju3 yu3举语):同"龃龉",彼此不相合。63.衔枚:指闭口不言。古时行军为防止士兵出声,令他们口中衔一根叫做枚的短木条,故称。64.渥洽:深厚的恩泽。65.匹合:合适。66.服:驾车,拉车。67.冯(ping2凭):内心愤懑。68.幸:希望。济:成功。69.霰(xian4线):雪珠。雰糅:纷杂。70.徼幸:同"侥幸"。71.泊:止。72.壅(yong1雍)绝:壅塞,堵塞。73.压桉(an4案):压抑。桉,同"案",通"按"。学诵:学诵《诗经》。春秋战国士大夫社交往来常诵诗。74.褊(bian3扁)浅:狭隘浅薄。75.申包胥:春秋时楚大夫,为救楚国,曾在秦国朝廷上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哀公出兵救楚。76.凿:当作"错",即措,措施。77.偷:苟且。78.托志乎素餐:王夫之《楚辞通释》:"托志素餐,以素餐为耻。"素餐:白吃饭。79.充倔:充,充塞;倔,通"屈",委屈。80.溘(ke4克):突然。81.靓(jing4静):通"静"。杪(miao3秒)秋:秋末。82.缭悷(liao2 li4辽利):缠绕郁结。83.逴(chuo1戳)逴:走得越来越远。84.俪偕:同在一起。85.晼(wan3宛)晚:日落时光线黯淡的样子。86.驰:指精力不济。87.怊(chao1超)怅:惆怅。冀:希望。88.嵺(liao2寥)廓:寥阔。89.觊(ji4济):企图。90.猋(biao1标):快速。91.霠曀(yin2 yi4银义):霠,乌云蔽日;曀,阴风刮起。92.黕(dan3胆):污垢。93.抗行:高尚的德行。94.险巇(xi1西):险阻,此指小人作梗。95.黯黮(dan3胆):昏黑暗淡。96.胶加:指纠缠不清。97.裯(dao1刀):短衣。98.潢洋:此指衣服空荡荡不贴身。99.伐:夸耀。100.愠惀:忠诚的样子。}101.踥蹀(qie4 die2妾蝶):小步行进的样子。102.美:指贤人。迈:远行。103.儵忽:速度很快的样子。儵,同"倏"。104.浏浏:水流清澈的样子。此指骏马奔驰畅快。105.介:铠甲。106.邅(zhan1沾):回旋不前。翼翼:小心谨慎的样子。107.忳(tun2屯):郁闷。惛(hun1昏)惛:心中昏昏沉沉。约:约束,束缚。108.怐愗(kou4 mao4扣茂):愚昧。109.皇皇:同"惶惶"。110.宁戚:春秋时卫国人,初为小商人。遇齐桓公夜出,他在车下喂牛,敲着牛角唱了一首怀才不遇的歌,齐桓公听了。马上任用他。111.罔:同"惘"。聊虑:暂且思索一下。112.纯(zhun1)纯:借为"忳忳",诚挚的样子。113.被(pi1披)离:杂沓的样子。114.抟(tuan2团)抟:团团。115.骛(wu4务):奔驰。湛湛:众多。116.习习:快速飞行的样子。117.丰丰:指众天神的一个个神官。118.茇(pei4配)茇:轻快飞翔的样子。119.躣(qu2渠)躣:行貌。120.阗(tian2甜)阗:鼓声。121.衙衙:向前行进的样子。122.輬(liang2凉):一种轻型马车。123.辎:载重的重型马车。从从:跟随的样子。124.委蛇:同"逶迤"。125.扈:扈从,侍从。屯骑:聚集的车骑。容容:众多的样子。126.臧:善,美。 赏析宋玉是屈原之后最重要的楚辞作家。在《史记·屈原列传》、《汉书-艺文志》、《汉书·古今人表》中,都说宋玉生于屈原之后,到王逸才第一个说宋玉是屈原的弟子,还说《九辩》是思师之作。宋玉的作品,现存十四篇,据《汉书·艺文志》说是十六篇(其中一些已残缺),可见有些作品已亡佚。现存作品中,以《九辩》、《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最为著名。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以情胜理,用形象思维的手法,把浪漫主义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在中国文学传统上,他的作品与屈原的作品一样,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作品中悲秋、神女、美人、风雨、山川、游历等主题,一直影响着后代的中国文学。《九辩》的悲秋主题,使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情深意长的悲秋之作。把秋季万木黄落、山川萧瑟的自然现象,与诗人失意巡游、心绪飘浮的悲怆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感情外射到自然界,作品凝结着一股排遣不去、反覆缠绵的悲剧气息,勾起人们对自然变化、人事浮沉的感喟,千古之下,仍感动着无数读者。《九辩》现传本子中,有分为九章的,也有分为十章的。其实,无论分九章、十章,都没有必要作过多的争辩,因为全篇作品,贯穿的只是悲秋主题。在不同的诗章中,不过是把悲秋情怀反覆咀嚼、重沓喻示而已。今参酌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分为十章。第一章开头,就鲜明地点明了主题:“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在先秦典籍中,虽然不乏人们对秋寒的畏惧,但更多是秋天农作物收获的喜悦。宋玉却把秋天万木凋落与人的遭遇联系起来。“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失去官职,没人同情,独自流浪,人过中年事业无成,所有不幸,仿佛都集中在诗中抒情主人公的身上。于是,这位贫困、孤独、哀怨的流浪者,眼目中秋天的景物,无不带上悲伤的颜色。贫士悲秋主题一旦确定,诗歌就顺利地展开了。从第二章到第十章,《九辩》反覆抒述见秋而悲的原因。不能为世所用而事业无成,是萦绕心怀的痛苦。造成这种痛苦也是多方面的。第二章说“有美一人兮心不绎,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美丽的女人竟然被抛弃,独自飘零远方,而所思恋之君却不理睬,爱情破灭了,能不伤心吗!第三章写一路所见秋色,眼中都是凄凉。你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寒露下来,百草焦黄,乔木落叶,春天的群芳与夏日的浓荫,都消失了。“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季节过去了,草木只能黄落;机遇失去了,贫士唯有悲哀。第四章在脉络上遥接第二章,还是以一个被君所弃的美人口吻,写她求爱不遂的悲苦。“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大门紧闭,门外恶狗狂吠,怎能传送去一片心意呢?无奈之下。只好“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在秋草摇摇的水泽边,伤心人只能仰天悲叹了!第五章是直接模仿屈原的《离骚》和《涉江》的,所以历来评论者,大都认为《九辩》的政治性社会性就在这一章中。特别是诗中用了姜太公九十岁才获得尊荣的典故,显示诗人参与军国大事、建功立业的希冀。不过,诗中直接论及当时国家形势并不明显,反而是突出不为世用的悲哀:“君弃远而不察兮,虽愿忠其焉得?”如果与诗歌中的贫士形象相联系,就可以领会到,宋玉所说的是:如果贫士为君王所用,也能像姜太公一样立下赫赫功勋;如果不能为君王赏识,只能“冯郁郁其何极”,悲愤郁结,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消散了!这一章笔墨集中在贫士自身进行抒情。第六章承第五章,意蕴主旨复沓。不过,着重写霜露霰雪,突出了秋已深、冬即至的季节特点。“愿徼幸而有待兮,泊莽莽与野草同死”,季节不等人,岁月不等人,贫士失意,虽然怀着侥幸心情等待,然而仍然是无望的等待。冬季来临,能熬过这严寒吗:“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由悲秋发展到惧冬,贫士的心情更紧迫也更凄苦了。第七章全然抒发岁月流逝的感伤,诗中秋夜、夕阳、流水、明月,无不加强了岁月不居、一事无成的慨叹。第八章、第九章,诗歌集中突出“失人”的悲哀。所谓“失人”,一方面指掌权得势的都是薄幸小人,奸臣当道,把持国柄,使社会污秽混乱;一方面指如贫士一类贤人被弃置不用,心怀壮志宏才却不得施展,还受到小人的排挤、压迫。在悲怨之后,诗人仍然抱有希望,“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要擦干眼泪去唱歌,壮气可嘉,但底气不足,因为“失人”的现实仍然存在,贫士要抒怀,只能依赖幻想了。这秋天的悲哀,仍然盘结在贫士心胸之间。最后第十章,是全诗的结束。悲秋如何了结呢?只有依赖浪漫主义的想像:人间得不到的,天上能够补偿。于是,贫士“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离开躯体的精魂,穿过太空的日月虹气,成了天上神灵的主宰,朱雀、苍龙、雷师、风神都听他调遣,成了他车驾的扈从,多么神气又多么得意!贫士之贫变成了贵,悲秋之悲变成了喜。悲秋的主旨却引出一个欢乐结尾,然而那欢乐只是幻想的虚构的欢乐。贫士得志,是虚幻的想像的得志,现实社会中,秋天仍然是草木黄落,贫士仍然是不为世用。现实与想像的强烈对比,把悲秋主题更加强化了。《九辩》把一个贫士在深秋时节“失时”、“失人”的心境写得生动精彩,有很强烈的感染力。悲秋主题得到形象的感性的抒述。不过,从社会意义而言,此诗虽然也有伤时之语,但总的说来缺乏社会的指涉性。所以司马迁说“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从文学艺术的创造性来看,《九辩》是很成功的作品。悲秋题旨,本来是古代南方文学(以《楚辞》为代表)的特点之一,最能显示楚骚精神的浪漫主义色彩。《九辩》把悲秋题旨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成为后代人们学习的典范。从此,在中国文学中,悲秋一直是诗文家喜爱的题材,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有《秋风辞》,潇洒俊秀的曹植有《秋思赋》、《遥逝》,高瞻远瞩的曹丕有《燕歌行》。魏晋南北朝诗人笔下的秋天,大都带有《九辩》悲秋的气息,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之十一“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以悲秋带出身世之感、家国之恨,更为悲秋主题谱写出新曲。此后历经唐宋元明清,诗词中的悲秋之风始终弥漫不散。悲秋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的母题之一,产生了许多动人的作品,而《九辩》原创性的功劳,当是不可抹杀的。(陈铭)
首页 前页 后页 尾页 页次: 4/4510条/页 共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