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结果

ID 作者 题目 年代 体裁 内容
124982 诗经 日月 先秦 -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注释:冒:覆。此句同照临下土畜:音序,养出处诗经·国风·邶风
126011 诗经 旱麓 先秦 -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鸢飞戾天,鱼跃在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莫莫葛藟,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注释赞周文王能修祖先后稷、公刘、大王、王季之德以受福。旱:山名。麓:山脚。楛(音户):木名。似荆而赤。济济:众多。岂弟:乐易也。干:求。瑟:洁鲜貌。玉瓒:玉杓。古时以圭为柄的一种酒器。圭前有勺,可以灌酒祭神。黄流:酿酒时合郁金之香,色黄如金。既载:已在尊中矣。载,一说陈设。瑟:众貌。劳(音烙):来。佑助。莫莫:施貌。一说繁密貌。不回:不违祖先之道。引自《轻松学诗经》 出处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126050 诗经 时迈 先秦 -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注释武王周公巡守祭山川百神。时:语助。迈:行。邦:指诸侯的国家。实:作语助。右序:皆助也。薄:甫,动。指动之以威。震叠:震动;恐惧。怀:来。柔:安。乔岳:一说高山。明昭:明见。肆:遂;故。夏:华夏。指中国。引自《轻松学诗经》 出处诗经·颂·清庙之什
126115 诗经 昊天有成命 先秦 -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注释祭周成王。一说郊祀天地。成命:明命。二后:指文王,武王。夙夜:恭也。基:始也。命:信也。宥:宽也。密:宁也。单:同亶。信。指专诚。靖:和。太平。引自《轻松学诗经》 出处诗经·颂·清庙之什
126606 荆轲 易水歌 先秦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注释:"萧萧"二字诗中常见。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风萧萧"三字所以自然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人说"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而这里说:"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它们之间似乎是一个对照,又似乎是一个解释,我们不便说它究竟是什么,但我们却寻出了另外的一些诗句。这里我们首先记得那"明月照积雪"的辽阔。"明月照积雪",清洁而寒冷,所谓"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易水歌》点出了寒字,谢诗没有点出,但都因其寒而高,因其高而更多情致。杜诗说"风急天高猿啸哀",猿啸为什么要哀,我们自然无可解释。然而我们不见那"朔风劲且哀"吗?朔风是北风,它自然要刚劲无比,但这个哀字却正是这诗的传神之处。那么壮士这一去又岂可还乎?一去正是写一个劲字,不复还岂不又是一个哀字?天下巧合之事必有一个道理,何况都是名句,何况又各不相关。各不相关而有一个更深的一致,这便是艺术的普遍性。我们每当秋原辽阔,寒水明净,独立在风声萧萧之中,即使我们并非壮士,也必有壮士的胸怀,所以这诗便离开了荆轲而存在。它虽是荆轲说出来的,却属于每一个人。"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这一点知,我们人与自然间的一点相得,这之间似乎可以说,又似乎不可以说,然而它却把我们的心灵带到了一个更辽阔的世界去。那广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自来,我们在狭小的人生中早已把它忘记,在文艺上乃又认识了它,我们生命虽然短暂,在这里却有了永生的意味。专诸刺吴王,身死而功成,荆轲刺秦王,身死而事败。然而我们久已忘掉了专诸,而在赞美着荆轲。士固不可以成败论,而我们之更怀念荆轲,岂不正因为这短短的诗吗?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林庚)--------------------------------------------------〖《诗纪》作渡易水歌。注。一曰荆轲歌。〗〖《史记》曰: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云云。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於是荆轲就车而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燕策三。《史记》刺客列传燕丹子下。《文选》二十八。《书钞》百六。《类聚》四十三。《初学记》一、十五。《御览》六十四、五百七十二。《诗纪前集》二。)-----------逯钦立 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出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先秦诗卷二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131038 先秦无名 晋童谣 先秦 乐府 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焞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注释〖《左传》曰:晋献公伐虢。围上阳。问於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童谣云云。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焞々。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左传》僖公五年传。《御览》三百二十八。《诗纪前集》三作晋献公时童谣。)-----------逯钦立 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出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先秦诗卷三
131383 诗经 木瓜 先秦 -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注释:①木瓜:一种落叶灌木,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食用,不同于今天供生食的番木瓜。琼:赤色玉。亦泛指美玉。琚(音居):佩玉。②匪:非。③瑶:美玉。一说似玉的美石。④玖(音久):浅黑色玉石。----------------------------------------------------古诗今译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 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琚。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木桃,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瑶。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木李,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玖。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赏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商颂、鲁颂)三部分。本诗从字面描写看写的是两个人之间礼物的相互赠送,而实质上是表示相互间的感情,是写一个男子与钟爱的女子互赠信物以定同心之约。“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果子,我回赠给你的是“琼琚”,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昂贵得多,这体现了人类的那种高尚情感,这种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亲情、友情。这种情感注重的是考虑对方的心理,力求使对方心里获得平衡与满足,以求彼此间心心相印,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看重的是它的象征意义,表达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是爱慕之情的表露,所以说“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后边的诗句诗作者采用了与第一节完全相同的句式和格式,只有男女之间互赠的信物有所变化,你送我“木桃”,我便回送你“琼瑶”;你送我“木李”,我便回送你“琼玖”,看那意思只要你送我东西,我必要送给你比你送我的更昂贵的东西,从形式上看只不过是第一节的反复出现,叠章易字,而从表达的程度上看则表现出情感在一步一步加深,特别是从表现艺术手法上看,这正是诗经的一大特点,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的咏唱,可谓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而不绝。by窦凤才 出处诗经·国风·卫风
133284 诗经 晨风 先秦 - 鴥[1]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山有苞棣,隰有树檖[2]。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注释:[1]:音玉,鸟轻飞的样子[2]:音遂,山梨出处诗经·国风·秦风
133718 先秦无名 暇豫歌 先秦 乐府 暇豫之吾吾不如鸟鸟。人皆集于菀。已独集于枯。注释〖《国语》曰:骊姬告优施曰:君既许我杀太子而立奚齐矣。吾难里克。使优施饮里克酒。中饮。优施起舞。谓里克妻曰:主盍啗我。我教兹暇豫事君。乃歌曰云云。里克笑曰:何谓苑。何谓枯。优施曰:其母为夫人。其子为君。可不谓苑乎。其母既死。其子又有谤。可不谓枯乎。枯且有伤。优施出。里克不餐而寝。夜半。召优施曰:曩而言戏乎。抑有所闻之乎。曰:然。君既许杀太子而立奚齐。里克曰:中立其免乎。优施曰:免。〗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於菀。己独集於枯。(○《《国语》·晋语二》。《文选》二十九曹摅感旧诗注。《御览》四百六十九。《诗纪》前集二。)-----------逯钦立 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出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先秦诗卷二
134482 先秦无名 曳杖歌 先秦 乐府 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注释〖《诗纪》云。一作梦奠歌。亦见《家语》。〗〖檀弓曰: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於门。歌曰云云。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遂趋而入。夫子曰:予畴昔之夜。梦奠於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终。〗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礼记檀弓上。《家语》终记解。《书钞》百六、百三十三。《御览》四百、五百七十、七百十。《诗纪前集》一。)-----------逯钦立 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出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先秦诗卷一
首页 前页 后页 尾页 页次: 19/4510条/页 共450